針對此前“廣西村民哄搶海上榴蓮食用后集體中毒”一事,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疾控中心公布調查結果稱,本次案件的真兇是副溶血性弧菌。據了解,副溶血性弧菌是喜歡鹽的微生物,是夏秋季沿海地區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日常喜歡潛伏于魚、蝦、蟹、貝類等海產品,偶爾通過鹽腌制品如咸菜、腌肉、咸蛋、醬菜等傳播。重點是,海里這種致病菌非常常見,除了海產品外,其他食物包括本次案件中的榴蓮,經海水浸泡也有可能被污染,人一旦進食也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后潛伏期為1小時~4天不等,多數為10小時左右。起病急驟,初期有腹部不適,全身寒戰,有陣發性加劇且部位不定的腹痛,伴惡心、嘔吐,繼之發熱、腹瀉,為水樣便、糊狀便、洗肉水樣便或膿血便。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從以下方面預防“副溶”導致的食源性疾病:
1.不要進食海里撈出來路不明的其他食品(非海產品)。
2.進食海產品前應煮熟煮透,不生吃海產品。
3.用于加工海產品的器具必須進行嚴格清洗和消毒。
4.加工過程生熟用具要分開,避免交叉污染,同時要在低溫下儲藏食品。
5.副溶血性弧菌對酸敏感,烹飪和調制海產品時可加入適量的食醋。
6.燒熟的食品盡快食用,隔餐食品低溫保存,徹底加熱后再食用。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2020年國慶節中秋節放假安排時間表 2020國慶2020-09-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