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截止2019年,我國有超過1000萬名阿爾茨海默(下簡稱AD)患者,是全球AD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我國阿爾茨海默患者數居世界第一,占世界AD患者總人口的1/4,而這個數字還在隨人口老齡化攀升。
根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的報告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有一位AD患者產生,我國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病例。我國80歲以上的老年群體中,有11.4%的老人患有AD,并且60歲以上婦女患老年癡呆的概率通常是同年齡段男性的2到3倍。而且癡呆并不只發生在老年,早發型AD患者可能在四五十歲就出現癥狀,被定義為世界上第一位AD患者的女性奧古斯特·德特爾就只有51歲。
這些失語、失認、記憶障礙等癥狀均為AD的臨床表現,并且AD不是無差別地攻擊整個大腦,而是首先攻擊負責處理長期學習與記憶聲光、味覺等事件的海馬區,所以病人最初的癥狀通常只是健忘、糊涂,他們會忘記別人說過的話,或者重復他們自己的話。國內有41%的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因認為記憶力下降是正常衰老過程,而錯過了最佳就診時間。在這之后,他們的視空間能力下降,無法處理、辨別事物和獨立外出;遠記憶受損,失認,情緒變得急躁。進入晚期后,他們完全依賴招護者,被片段化的記憶、大小便失禁等無法控制、自理的癥狀折磨。最能直接體現這一疾病傷害程度的現象是走失,每年全國平均有20.15萬左右的AD老人走失。
對于患者來說,他們的認知水平可能已經倒退得如學前兒童一般了,但社會和道德推理能力仍與普通人無差。也就是說,他們仍然能感受到悲哀、孤獨、不安,也仍然能感覺到愛與被愛。所以,即使現在AD尚無法治愈,但我們還有辦法幫助患者緩解。一方面是可通過藥物作用減緩大腦神經病變的衰退速度。另一方面是幫助患者保持較好的生活質量,比如專業照護、記憶訓練、集體性體育鍛煉等。
正如上海交大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的李霞醫生所提:即使(AD)進入中重度,在正確的照護與干預下,減少精神行為問題的發生,盡可能讓患者從容、安寧、有尊嚴地度過晚年,也是可期待的目標。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千萬怎么回事 什么是阿爾茨海默病2020-09-21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