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社會新聞
      分享

      2020年10月30日凌晨3點09分,中國工程院院士、“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逝世,享年96歲。

      陳灝珠,1924年生,中國心血管病有創性檢查和治療的奠基人之一。在2010年榮獲“上海市科技功臣獎”時,他說過一句擲地有聲的話:“人,是一定要有精神的。”

      陳灝珠最近一次獲獎,是2020年10月16日榮膺上海市首屆“醫德之光”獎項,當時他并未出席領獎。作為上海衛生健康行業職業道德的崇高榮譽獎,“醫德之光”“醫德楷模”獎項對于醫務工作者而言,不僅意味著肯定與褒獎,還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和擔當。

      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逝世享年96歲 陳灝珠個人資料介紹

      文匯報2019.11.14第8版曾刊登《專“心”致志,一輩子研究一顆“心”》,紀念陳灝珠從醫執教70年。以下為全文:

      “我這一輩子都在研究一顆‘心’。”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灝珠曾這樣說。2019年11月14日,陳灝珠從醫執教70年主題活動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他1949年起在中山醫院工作,不久前以95歲高齡從臨床一線光榮退休。陳灝珠70年醫學人生由“心”而起,直抵人心。

      陳灝珠院士個人資料介紹

      陳灝珠(1924年11月6日-2020年10月30日),男,漢族,出生于香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縣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內科心血管病專家,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譽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科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灝珠主要從事內科領域特別是心血管病的臨床方面的研究工作。1949年,陳灝珠畢業于前國立中正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49年—1957年,在上海第一醫學院工作;1957年,到北京協和醫學院心腎科進修;1957年—1972年,在上海第一醫學院工作;1972年—1978年,擔任上海第一醫學院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1978年—1980年,在上海第一醫學院工作;1978年—1984年,擔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1984年,擔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0年10月30日,陳灝珠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6歲。

      中文名:陳灝珠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24年11月6日

      逝世日期:2020年10月30日

      畢業院校:前國立中正醫學院

      職    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國工程院院士(1997年)

      籍    貫:廣東新會

      95歲高齡仍堅守臨床一線

      陳灝珠是中國“當代心臟病學”主要奠基人之一,更是復旦上醫的一面旗幟。

      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回顧陳灝珠一生眾多“高光時刻”:從第一個在國內提出“心肌梗死”醫學名詞,到完成國內首例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手術、首例埋藏式永久性心臟起搏器安置手術,再到在世界范圍內首次使用超大劑量異丙腎上腺素治療奎尼丁暈厥并取得成功,如今95歲高齡的陳灝珠前不久仍堅守在臨床一線,堅持查房、教學、指導臨床工作。

      陳灝珠不止專心醫學,也用心參政,曾當選農工民主黨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主任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等職務。他說:“醫生治愈的是一個個患者的身心疾病,而政治家的目標是治愈社會生活中存在的頑疾,都是為了人民生活得更好,兩者可謂是殊途同歸。”

      當代心臟病學之父陳灝珠院士逝世享年96歲 陳灝珠個人資料介紹

      圖為陳灝珠從醫執教70年特展在復旦上醫展出

      勉勵后學推動中國醫學自主發展

      70年從醫生涯里,陳灝珠以精深淵博的知識,引導一代代青年學子步入救死扶傷的神圣殿堂,不斷為我國醫學健康事業發展作出貢獻。

      據統計,陳灝珠悉心培養了博士后3位、博士研究生52位、碩士研究生24位。

      言初心、傳道業,陳灝珠新版傳記《拓醫學路 逐中國夢——陳灝珠傳》同日首發。令人動容的是,今年9月,就在書稿即將付印前夕,陳灝珠獲頒“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在拍攝視頻間歇,女兒陳蕓恰好用相機捕捉到父親輕輕拿起紀念章深情一吻的一瞬。“這一吻的背后是他對國家、對人民、對事業的無限熱愛,更是他這一生追尋并實現個人夢和中國夢的最佳封緘。”這部傳記的編者在引言里寫下了這段話。

      “我深深地熱愛著醫學事業,作為一名人民醫生,我很驕傲;我無悔自己的從醫選擇,也很榮幸親歷新中國成立70年的醫學發展與進步。”活動現場,陳灝珠與師生分享了他“勤學獲新知,深思萌創意,實干出成果”的座右銘,并寄語師生三句話:要保持勤奮刻苦的學習,不斷獲取新的知識,緊跟醫學發展的步伐;要在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和創新,舉一反三,推動中國醫學獨立自主發展;最后要在無數次的練習和做好預案之后勇敢地去實踐、去嘗試。

      始終牽掛“老少邊窮”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陳灝珠70年醫教研生涯里,他還多次“下基層”,到貴州威寧從事基層醫療服務,去云南參加過抗震救災。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位參政“良醫”從政協等崗位退休后,依然牽掛提案里那些“老、少、邊、窮”地區,種種經歷讓他始終心系貧困地區的醫學人才培養和醫療建設,也促成了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的誕生。

      “生命之花”項目——“心·肝寶貝”公益救助計劃就由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發起,該項目奔赴云南貧困地區援助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和肝病患者,開啟創新醫療精準扶貧模式。

      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發展基金主任陳蕓說,該基金資助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將在復旦上醫永久保留,是為初心;基金對外服務國家精準醫療扶貧戰略,承擔復旦上醫人對國家與社會的職責,是為使命。

      (來源:文匯報)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相關閱讀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鮮花代替紙錢 “云端”寄托思念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激情六月婷婷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欧美第一成人网站7777|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久久无码av亚洲精品色午夜| 亚洲阿v天堂在线2017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华|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 在线观看亚洲电影|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国产精品亚洲mnb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