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3日消息(記者 方永磊)1月23日下午,北京市政府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18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李昂在發布會上就個別醫療機構拒診中高風險地區患者現象作出回應。
針對近期有媒體報道北京個別醫療機構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患者有拒診現象,李昂表示,是有個別醫療機構存在這樣的現象。據介紹,1月22日,北京市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對媒體報道和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拒診問題較集中的醫療機構,以及相關區衛生健康委負責人進行了約談,要求醫療機構對存在的問題立行立改,杜絕拒診問題再次發生。
李昂表示,下一步,北京市衛生健康部門將加強與12345市民熱線對接,對市民反映的轄區內醫療機構醫療救治相關訴求,會及時協調、妥善處理。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也將繼續加強監督檢查,對行動遲緩、效果不佳、民眾反映集中的屬地衛生健康部門和醫療機構進行通報、約談,保障急危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李昂介紹,近日,北京市醫療救治和防院感組對全市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醫療服務工作進行了再部署,切實做到院感防控與醫療服務兩手抓、兩不誤,適應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期間醫療的服務需求。在加強急危重癥患者救治方面,要求各醫療機構嚴格按照分類處置、重癥優先、綠色通道、個性安排、緩沖隔離、加強防護等措施,加強急危重癥患者救治。建立急危重癥患者救治綠色通道。各醫療機構不得以疫情防控為理由,隨意停止手術、延誤治療、推諉拒收急危重癥患者;設置應急隔離區或緩沖區,用于暫未取得核酸檢測結果等情況下急危重癥患者的應急救治;要建立急危重癥患者核酸檢測的綠色通道,加急出具檢測結果,加強設置急診的醫療機構急診服務管理,實現急診與住院有效銜接。疫情中高風險地區較多的區,指定區域醫療中心作為本區危重癥患者救治定點醫院,并告知本轄區居民。各區采取封控措施的社區(村)及時派出醫療服務隊伍,采用巡診和進社區(村)服務的方式適應居民醫療需求;做好急救保障,市急救中心對全市中高風地區居民的急救呼叫服務,及時響應提供服務。
同時,將重點加強應急手術管理,建立急性腦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創傷、消化道大出血、高危孕產婦等急危重癥患者手術的應急機制,對急需手術治療、短時間不能排除感染風險的患者,可通過設置過渡緩沖病房、負壓手術室、提升醫護人員防護等級等措施,及時妥善開展應急手術等救治服務。
此外,鑒于目前國內多個地區存在散發和聚集性疫情,為保障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社會公共安全,減少人員流動,最大程度降低疫情擴散風險,倡導患者在當地就近就醫,同時鼓勵和支持北京市各三級醫院通過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等線上方式,加強對外省市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持,為患者在當地就近診療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昆明劫匪被擊斃前要見女記者怎么回事 昆明劫2021-0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