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鎮江丹陽警方成功偵破一起公安部督辦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涉及10多個省市,抓獲犯罪嫌疑人30名。該團伙采用境外聊天工具和區塊鏈虛擬貨幣收付款,共販賣個人信息6億余條,違法所得800余萬元。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檢察機關。
延伸閱讀
聚焦個人信息保護突出問題落實個人信息保護責任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首次亮相
數字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互聯網用戶已達9億,互聯網網站超過400萬個,應用程序數量超過300萬個,個人信息的收集、使用更為廣泛。
應當看到,近年來我國個人信息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企業、機構甚至個人,從商業利益等出發,隨意收集、違法獲取、過度使用、非法買賣個人信息,利用個人信息侵擾人民群眾生活安寧、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等問題仍十分突出。
“為及時回應廣大人民群眾的呼聲和期待,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制定一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專門法律,將廣大人民群眾的個人信息權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劉俊臣表示,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是進一步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法制保障的客觀要求,是維護網絡空間良好生態的現實需要,也是促進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
明確適用范圍賦予本法必要域外適用效力
草案明確規定,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個人信息的處理包括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活動。
同時,借鑒有關國家和地區的做法,草案還賦予了必要的域外適用效力,以充分保護我國境內個人的權益。
草案規定,以向境內自然人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為目的,或者為分析、評估境內自然人的行為等發生在我國境外的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也適用本法;并要求境外的個人信息處理者在境內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代表,負責個人信息保護相關事務。
聚焦突出問題健全個人信息處理系列規則
草案確立了個人信息處理應遵循的原則,強調處理個人信息應當采用合法、正當的方式,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限于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公開處理規則,保證信息準確,采取安全保護措施等,并將上述原則貫穿于個人信息處理的全過程、各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數據應用為聯防聯控和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支持。為此,草案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者緊急情況下保護自然人的生命健康,作為處理個人信息的合法情形之一。
“需要強調的是,在上述情形下處理個人信息,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規定的處理規則,履行個人信息保護義務。”劉俊臣說。
同時,草案還確立了以“告知—同意”為核心的個人信息處理一系列規則,要求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個人同意,并且個人有權撤回同意;重要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重新取得個人同意;不得以個人不同意為由拒絕提供產品或者服務。考慮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和個人信息處理的不同情況,草案還對基于個人同意以外合法處理個人信息的情形作了規定。
草案還設專節對處理敏感個人信息作出更嚴格的限制,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的情形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并且應當取得個人的單獨同意或者書面同意。
此外,草案設專節規定國家機關處理個人信息的規則,在保障國家機關依法履行職責的同時,要求國家機關處理個人信息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
維護國家利益完善個人信息跨境提供規則
草案明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和處理個人信息達到國家網信部門規定數量的處理者,確需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的,應當通過國家網信部門組織的安全評估;對于其他需要跨境提供個人信息的,規定了經專業機構認證等途徑。
同時,草案對跨境提供個人信息的“告知—同意”作出更嚴格的要求。對因國際司法協助或者行政執法協助,需要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的,要求依法申請有關主管部門批準。
對從事損害我國公民個人信息權益等活動的境外組織、個人,以及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對我國采取不合理措施的國家和地區,草案規定了可以采取的相應措施。
落實保護責任明確相關主體權利和義務
與民法典的有關規定相銜接,草案對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個人的各項權利進行了明確,包括知情權、決定權、查詢權、更正權、刪除權等,并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建立個人行使權利的申請受理和處理機制。
與此同時,草案明確了個人信息處理者的合規管理和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等義務,要求其按照規定制定內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指定負責人對其個人信息處理活動進行監督;定期對其個人信息活動進行合規審計;對處理敏感個人信息、向境外提供個人信息等高風險處理活動,事前進行風險評估;履行個人信息泄露通知和補救義務等。
明確職責分工突出網信部門統籌協調作用
個人信息保護涉及各個領域和多個部門的職責。草案根據個人信息保護工作實際,明確國家網信部門負責個人信息保護工作的統籌協調,發揮其統籌協調作用。
草案同時規定,國家網信部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個人信息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此外,草案還對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處罰及侵害個人信息權益的民事賠償等作了規定。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昆明劫匪被擊斃前要見女記者怎么回事 昆明劫2021-0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