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堵住“偏門” 管好校園貸(經濟時評)
誘發高消費、背負高利貸、牽累身邊人……前些年出現的校園貸亂象,讓一些大學生深陷其中。為防控風險,2017年5月,中國銀監會等三部門印發通知,暫停網貸機構開展校園網貸業務,同時提出加強引導,鼓勵合規機構積極進入校園,為大學生提供合法合規的信貸服務。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度發展和金融產品的日益豐富,一些小額貸款公司的違規校園貸產品再次現身。它們夾雜在正規的消費貸款業務中,打著“創新”的名頭,通過虛假宣傳誘導,給一些大學生帶來“借錢容易”“還錢不難”的錯覺,由此產生的過度借貸消費,讓他們陷入高額負債的泥淖。
為此,銀保監會辦公廳等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進一步規范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監督管理工作。明確小額貸款公司不得向大學生發放互聯網消費貸款,同時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審慎開展大學生互聯網消費貸款業務。
具體而言,該如何在堵住違規校園貸的前提下,滿足大學生在消費、創業、培訓等方面合理的信貸資金和金融服務需求?通知中,監管的細節做在了前面。
近年來,隨著傳播手段的豐富與升級,互聯網消費貸款的營銷俯拾皆是,一些小貸公司的營銷活動甚至走進了校園。為此,通知明確,小貸公司不得將大學生設定為互聯網消費貸款的目標客戶群體,不得針對大學生群體精準營銷。通過對營銷的限制,最大程度在前端凈化校園金融市場環境,避免一些辨別能力不強的大學生受到誘導。
一邊是針對違規校園貸營銷的嚴管,另一邊則是直指合規校園貸申請資格的嚴審。通知明確,要嚴格貸前資質審核,實質性審核識別大學生身份和真實貸款用途。通過對大學生各類信息與第二還款來源進行確認,不僅抬高了申請消費貸款的門檻,也確保了大學生的還款意愿和還款能力。
作為即將離開學校進入社會的一員,大學生的合理信貸和金融服務需求同樣重要。下好先手棋,嚴管營銷、嚴審資格等手段都是為了有力保護與引導。只有規范化的校園金融市場,才能為大學生群體健康、長遠發展提供積極助力。
堵住“偏門”,開好“正門”,相信隨著互聯網消費貸款市場的持續健全,以及對年輕人消費理念的合理引導,校園貸會逐漸回歸良性發展,在嚴控風險的前提下,不斷滿足大學生群體的合理需求。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負債者聯盟”里,那些被網貸毀掉的年輕人2021-03-19
- 校園手機禁令調查:疏堵結合 讓規定更有“溫度”2021-03-17
- 手機有限帶入校園 福州學校管理人性化2021-03-15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廣西巴馬通報急救傷者從擔架摔落起因經過還原2021-03-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