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6歲的林順權教授,是福建仙游書峰人。從小與枇杷結緣,一輩子都在從事枇杷的研究工作。1988年公派到日本留學時,林順權發現原來國際上枇杷的學名統一為“日本山楂”,且被認為原產日本。而據資料記載,枇杷原產中國,唐朝期間隨日本遣唐使傳入日本。為此,林順權用一輩子做研究、寫論文糾正這一說法。據林教授介紹,由于枇杷種植難,人工成本高,目前種枇杷的多為老人,年輕人不愿接手。10年間,全國枇杷種植面積已減少四分之一。而隨著電商平臺加入,枇杷種植戶收入提升,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靠枇杷致富。昔日貧窮的書峰鄉,如今已是全國知名的枇杷產區。
延伸閱讀
枇杷 (薔薇科枇杷屬植物)
枇杷(學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是薔薇科、枇杷屬植物。常綠小喬木,高可達10米;小枝粗壯,黃褐色,密生銹色或灰棕色絨毛。葉片革質,披針形、倒披針形、倒卵形或橢圓長圓形,長12-30厘米,寬3-9厘米。圓錐花序頂生,長10-19厘米,具多花;總花梗和花梗密生銹色絨毛;花梗長2-8毫米;苞片鉆形,長2-5毫米,密生銹色絨毛;花直徑12-20毫米。果實球形或長圓形,直徑2-5厘米,;種子1-5,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1.5厘米,褐色,光亮,種皮紙質。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枇杷原產于中國甘肅、陜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臺灣;各地廣行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者。日本、印度、越南、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也有栽培。枇杷適宜溫暖濕潤的氣候,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要求較高溫度,年平均溫度12-15℃,冬季不低于-5℃,花期及幼果期不低于0℃為宜。
枇杷是美麗觀賞樹木和果樹。果味甘酸,供生食、蜜餞和釀酒用;葉曬干去毛,可供藥用,有化痰止咳,和胃降氣之效。木材紅棕色,可作木梳、手杖、農具柄等用。
主要價值
枇杷是美麗觀賞樹木和果樹。果肉柔軟多汁,風味鮮美,且在初夏成熟,正在鮮果淡季,因此頗受廣大消費者歡迎。除鮮食外,還可制成罐頭、蜜餞、果膏、果酒及飲料等,具有潤肺、止咳、健胃、清熱的功效。葉曬干去毛,可供藥用,有化痰止咳,和胃降氣之效。同時樹姿優美,花、果色澤艷麗,是優良綠化樹種和蜜源植物。木材紅棕色,可作木梳、手杖、農具柄等用。 [2-3]
品種分類
枇杷的品種很多,通常可依果肉色澤及果形分類。根據果肉色澤可為為紅肉類(紅沙類)及白肉類(白沙類),前者如余杭的大紅袍、夾腳、寶珠、五兒等,后者如浙江余杭的軟條白沙、黃巖洛陽青及江蘇吳縣的照種等。紅肉類生長強健,產量高,果皮厚,耐貯藏,適于制罐及加工,白肉類則果皮薄,肉質較細,但生長較弱,產量低,宜鮮食。根據果形可分圓果類及長果類,前者核多,后者核少。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西雙版納布朗山鄉出現大規模毀林種茶現象:林2021-04-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