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歲的珠海女大學生曉敏(化名)因為左下肢疼痛跛行一個多月,無法獨自行走,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醫院就診。經檢查,醫生發現曉敏差點癱瘓,原來是因為左側骶髂關節膿腫所造成的。
經過詢問曉敏病史才得知,此次導致曉敏差點癱瘓的“元兇”竟是“打耳洞”。
原來曉敏在發病前3個月,曾有“打耳洞”的經歷。曉敏在打耳洞后,左側耳垂反復間斷性地滲液,持續3個多月。曉敏和家人一直沒有對耳洞傷口進行處理。
醫生表示,像曉敏所感染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典型的人類化膿感染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細菌。“打耳洞屬于有創性操作,如果操作不規范,則大大增加了這種細菌的感染機會。”
延伸閱讀:
寶雞女子3年前打耳洞引發感染 耳環竟直接長進肉里了
對于許多愛美人士來說,打耳洞通常是個標配選擇,但卻有很多人因為打耳洞增添了不少煩惱。這不,今年41歲的張女士3年前在路邊隨便找了家店打了耳洞,本想著美一美,可卻引發了感染且未及時處理,導致左耳佩戴的金耳環慢慢地嵌入到耳垂里,3年間,張女士左耳的金耳環就再未取下來過。萬般無奈下,3月19日,張女士找到了寶雞市中醫醫院醫學美容科尋求幫助。
醫學美容科醫生張漢新為張女士診斷后,決定為張女士實施耳垂瘢痕畸形矯正術,不僅可以消除因為穿耳洞耳部出現的疤痕疙瘩,讓耳朵恢復美觀,而且術后不影響愛美人士繼續穿耳洞。經過1小時的手術,在張女士左耳上戴了足足3年之久的金耳釘被取出,困擾張女士3年之久的“美麗尷尬”終于被化解了,看到自己的耳朵恢復原貌,張女士高興極了
張漢新介紹,他在臨床工作中見過不少類似的“耳洞尷尬”,有些女士打完耳洞后,發現自己耳朵長了個“疙瘩”,但其實這個“疙瘩”是耳部的瘢痕,又叫瘢痕疙瘩。是由于打耳洞時無資質人員操作、消毒不當、操作不規范等造成局部異物反應和反復炎癥而出現的瘢痕疙瘩。耳部癜痕疙瘩除引起局部疼痛、瘙癢外還會逐漸增大影響面部美觀。對于此類患者通常會實行瘢痕疙瘩切除整形術,既能切除“疙瘩”又能恢復耳朵美觀。
醫生提醒廣大愛美人士,有疤痕體質或者特別容易長疤的人盡量不要打耳洞,就算要打耳洞也不要打在耳軟骨區。同時,最重要的是打耳洞一定要選擇去有正規醫療資質的機構,避免因消毒不規范導致感染、傳染乙肝等更大的隱患。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被舉報索賄500萬的政法委書記落馬!姜書敏實2021-05-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