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勛章”獲得者 吳天一】醫者仁心照昆侖 守望生命為高原
吳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1982年5月入黨。他投身高原醫學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國際標準,開創“藏族適應生理學”研究,診療救治藏族群眾上萬名。青藏鐵路建設期間,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創造了鐵路建設工人無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被稱為“生命的保護神”,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七一勛章”獲得者 辛育齡】新中國胸外科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辛育齡,河北高陽人,1921年2月生,1939年7月入黨。他是新中國胸外科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戰爭時期,他曾與白求恩并肩戰斗,多次沖上前線救治傷員。和平年代,他長期致力于我國胸外科創建和發展,是中國人體肺移植手術第一人,在胸外科領域多個方面取得“從0到1”的突破,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創新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先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七一勛章”獲得者 張桂梅】點亮貧困山區女孩夢想的“校長媽媽”
張桂梅,滿族,遼寧岫巖人,1998年4月入黨。她扎根貧困地區40余年,創辦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幫助1800多名貧困山區女孩圓夢大學,是為教育事業奉獻一切的“張媽媽”。她探索形成“黨建統領教學、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文化育人”特色教學模式,用紅色基因樹人鑄魂。拖著病體忘我工作,持續12年家訪超過1600戶,行程11萬余公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七一勛章”獲得者 陸元九】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的開拓者之一
陸元九,安徽來安人,1982年12月入黨。他是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開拓者之一。作為早期出國留學的博士,新中國成立初期,陸元九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國懷抱,潛心研究,矢志奉獻。首次提出“回收衛星”概念,創造性運用自動控制觀點和方法對陀螺及慣性導航原理進行論述,為“兩彈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設作出卓越貢獻。
【“七一勛章”獲得者陳紅軍】用鮮血和生命捍衛祖國領土主權
陳紅軍,甘肅兩當人,1987年3月生,2009年4月入黨,2020年6月犧牲。他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杰出代表,堅守高原邊防10年,帶領官兵完成各種急難險重任務。2020年6月15日,奉命帶隊前往一線緊急支援,在同外軍戰斗中,英勇作戰、誓死不屈,為捍衛祖國領土主權、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壯烈犧牲。陳紅軍被追授“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
【“七一勛章”獲得者 林丹】扎根社區40余年 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林丹,福建福州人,1985年8月入黨。她是社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扎根社區40余年,始終為民愛民,當好黨的“傳聲筒”、群眾的“服務員”,腳踏實地做好社區每一項工作。她以黨建為引領,創新社區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務,設立居民懇談日、“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等,把黨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被群眾親切地稱為“小巷總理”;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三位永遠無法到場的“七一勛章”獲得者:陳紅軍柴云振黃文秀2021-06-29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家最高禮遇!國賓護衛隊為功勛黨員護航2021-06-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