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城,
北京豐臺區一座興建于明朝的古城,
雖歷經多次修復,
城墻上依然布滿了密集的槍眼與彈坑。
這座古城和周遭斑駁的創傷,
見證了80多年前那個夜幕里的腥風血雨:
1937年7月7日,
日軍詭稱一名士兵失蹤,
悍然向盧溝橋和宛平城發起猛烈進攻,
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爆發。
這是駐守宛平城的中國軍隊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激烈的槍炮聲,
打破了宛平城的寧靜,
也喚醒了中華民族抗擊侵略的戰斗意志。
七七事變的爆發,
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
也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
它的偉大歷史意義在于,
促進了全民族的覺醒,
凝聚了全體中華兒女抗戰的磅礴力量。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
這是中國軍隊在盧溝橋抗擊日軍的進攻(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面對空前的亡國亡種危機,
7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
《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
呼吁:
全中國同胞,
政府與軍隊,
團結起來,
筑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
抵抗日寇的侵略。
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推動下,
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
抗擊侵略、救亡圖存成為中國各黨派、
各民族、各階級、各階層、各團體
以及海外華僑華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動。
這是守衛盧溝橋的29軍士兵抵抗日本侵略軍入侵(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中國共產黨成為全面抗戰的中堅力量,
發揮中流砥柱作用,主要原因有3個:
一是中國共產黨主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這是打敗日本侵略者的根本保證;
二是中國共產黨主張實行全面抗戰,
廣泛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
提出了全面抗戰的原則,
提出了論持久戰的方針
和一整套作戰方針原則,
這是當時敵后戰場的理論指導,
也是打敗日本侵略者和
取得全民族抗戰勝利的重要保證;
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
廣泛發動抗日游擊戰爭,
開辟了廣大敵后戰場,
創建了陜甘寧、晉察冀等
19塊主要的抗日根據地。
這是1月29日拍攝的盧溝橋(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茹 攝
楊靖宇食棉絮、啃樹皮,
頑強血戰直至犧牲;
趙一曼不畏酷刑,慷慨就義;
東北抗聯八位女戰士、
狼牙山五壯士寧愿跳江跳崖
也不向敵人屈服……
英雄們的一次次壯舉,
匯聚了中華民族眾志成城、
抗擊日寇的磅礴力量。
面對侵略者的鐵蹄踐踏,
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
一往無前、共赴國難,
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
視死如歸。
母親叫兒打東洋,
妻子送郎上戰場的
感人場景歷歷在目;
五洲四海、異國他鄉,
到處都有華僑華人
御外侮、挽危亡,
愿為后盾的積極行動……
盧溝橋的炮聲
成為中華民族抗戰總動員的號角,
整個中華大地到處都是抗日的怒火。
這種排山倒海、勇往直前的力量,
喚醒了沉睡的民族魂魄。
這是日軍攻打宛平城留下的彈坑(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韓松豫 攝
如今,戰爭的硝煙已散去,
“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
的鏗鏘之音,
仍久久回蕩在華夏大地。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廣場上,
象征中華民族覺醒的大型雕塑
“盧溝醒獅”巍然聳立。
盧溝醒獅
值此建黨百年之際,
請告訴孩子們這些需要永遠銘記!
告訴孩子:歷史刻骨銘心
時間過去了84年,如今抗戰的硝煙雖已散去,但歷史的風雨不能湮沒宛平的戰火,不能湮沒“七七事變”的槍聲。“七七事變”是中華民族洗刷百年恥辱的號角,更是震撼我們心頭的長久警鐘,成為我們永遠需要銘記的歷史。
告訴孩子:抗戰精神永需銘記
歷史無言,精神不朽。84年前,盧溝橋的驚天炮聲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同時也驚醒了一個沉睡的民族,掀開了古老中國浴火重生的澎湃篇章。
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凱歌,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
歷經艱苦卓絕的斗爭,付出巨大犧牲,中國人民終于在8年后取得了抗戰偉大勝利,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成為鼓舞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
告訴孩子:慘痛的教訓永需銘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七七事變”后,日軍鐵騎長驅直入,攻上海、占南京、掠徐州、進武漢,使大半個錦繡中國陷入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悲慘境地。
在上海,淞滬會戰造成我軍民死傷數十萬人;在南京,日軍屠殺了30萬戰俘和無辜平民;在河北、山西等敵后抗日根據地,日軍以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進行大面積掃蕩,制造了無數慘絕人寰的慘案。據不完全統計,抗戰期間死在日本軍國主義的屠刀之下的中國軍民達3500多萬。
日軍侵華惡行,罄竹難書。慘痛的歷史教訓警示國人:只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國力增強,人民才能幸福、祖國才有尊嚴,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紀念歷史不是為了咀嚼苦難、
延續仇恨,
而是為了重申和平與正義的價值,
從歷史中汲取智慧,
獲得開創未來的精神力量。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歷史不僅關乎過去,
更關乎現在和未來。
老師和家長們,
請告訴孩子,
紀念“七七事變”,
是為了
在銘記抗戰精神、
慘痛的教訓和英雄先烈之后,
奮勇拼搏,
砥礪前行。
文章來源 | 中國軍網《七七事變: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端》《銘記“七七事變” 砥礪初心使命》
圖片來源 | 新華社 中國軍網
責任編輯 | 張湘怡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灣多個團體舉行紀念“七七事變”83周年活動2020-07-08
- “七七事變”80周年祭:勿忘歷史 警鐘長鳴2017-07-07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進派出所事件真相還原 2021-07-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