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北交所將鳴鑼開市,恒合股份、廣道高新、漢鑫科技等10家公司將于在北交所上市,加之目前新三板精選層企業為71家,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共81家。
北交所開市后,什么行業會備受青睞?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告訴中新經緯記者,目前精選層企業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工業、信息技術、材料、醫療保健,與工信部披露的“專精特新”名單企業行業分布特點相似。
“專業性較強、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在某一領域深耕和挖掘的企業比較受北交所支持。”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對記者稱,一些行業中規模不是很大、但處龍頭地位的“隱形冠軍”存較大機會。
對于北交所個人投資者準入門檻設定為50萬元,劉春生認為,降低門檻這一過程非常必要。他提到,如此可加強北交所交易活躍度,上市公司股權流動性也會增加,對培養市場成熟度也起到一定作用。“如果門檻過高,大家都不能參與,北交所上市企業就達不到融資目的和目標。”
陳夢潔表示,降低門檻或使個人投資者數量翻倍增長的同時,市場活躍度也會大幅改善。她補充稱,“從數據看,截至2020年底新三板個人投資者戶數為165.8萬戶,這還不包括機構投資者的參與。隨著北交所開市,越來越多投資機構積極參與到新三板的定增當中,貢獻重要的增量資金。”
盡管準入門檻有所下降,但50萬元的“入場費”料仍讓部分投資者望而卻步。由此,公募基金或成投資者在北交所“掘金”的另一理想選擇。
71家企業行業分布各異,但按照證監會行業進行分類,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有53家。53家制造業再細分:工業有16家,材料10家,醫療保健10家。
依據北交所相關制度,被其納入的上市公司符合大多數公募基金投資范圍,即存量公募基金可直接參與北交所投資。Wind顯示,截至11月11日,已有中信建投基金、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博客,微博)、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大成基金和萬家基金等9家公募基金公司上報了投向北交所市場的創新產品,共計9只。
這些基金均為“兩年定期開放”或“兩年持有期”產品,將以不低于非現金基金資產80%的比例投向北交所市場。這些基金可參與北交所上市股票的戰略配售,也可通過打新、定增及二級市場買賣等方式參與北交所投資。
除上述9只公募基金,景順長城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博時基金、大成基金、申萬菱信基金與鑫元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還上報了主題基金,瞄準“專精特新”概念。由此,與北交所密不可分的概念基金擴容至16只。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現罕見太陽綠閃怎么回事?畫面曝光令人震2021-11-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