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假期,短途游、周邊游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方式,而個性化、創新性十足的露營游更成為休閑度假的熱門之選。
“五一”假期露營游火爆
在海南三亞天涯海角景區內,一處露營基地格外顯眼,原始的部落風格與生態景觀相結合,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前來體驗。
在浙江省長興縣水口鄉的一處露營基地,人們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歡笑暢談,而孩子們玩得更加盡興,放風箏、玩游戲,追逐嬉鬧。
在北京大興區的一家山頂露營營地,幾名露營愛好者正在投擲飛盤,既能玩游戲,又能和大自然親近,這是很多露營愛好者追求的感覺。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露營相關產品(住宿、出游)的預訂量是去年的3倍左右。城市公園的休閑露營和近郊1至2晚的精致露營都是游客熱門之選,其中,廣東、浙江、四川、湖北露營游熱度最高,80、90后以及親子人群是露營游的主力軍,占比接近9成。在玩法上,露營游已經從傳統單一模式向“露營+”多元化模式轉變,“露營+自駕”“露營+景區”“露營+野餐”等方式較為流行。
露營投資漸成風潮 2022年產業規模將超350億元
露營游的火熱,也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由于投資成本較低、回報周期短,不少投資者也紛紛看好這個賽道,跑步入局。
龍杰原本是一個民宿運營商,在北京經營著5家民宿。但近兩年,民宿同質化競爭以及入住率的下滑讓他備感壓力,不過隨著露營游的升溫,他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龍杰覺得,相比重資產的民宿投資,輕資產的露營投資顯然更容易回本,投資也主要集中在裝備和營地設施上,此外,露營裝備可移動的屬性也使得未來的發展業態更加多元化,短期內收益預期比較明確。
北京某露營企業合伙人 龍杰:現在在全國大概有15塊在運營的營地,接下來我們規劃每年以20-30塊營地的速度保持增長。從事露營行業16年的孫建東,也驚訝于這兩年露營行業的迅速發展,為了跟上市場節奏,今年他也加大了投資力度。北京某露營企業創始人 孫建東:今年我們已經擴到現在6到8家營地,我們今年擴的都是規模比較大的1000畝營地樂園。
據了解,除了個人投資者紛紛入場外,一些風投也開始注資露營產業。2021年11月,露營品牌“大熱荒野”連續獲得兩輪超千萬元人民幣融資,今年3月份,連鎖營地品牌嗨king野奢營地獲百萬天使輪融資,估值達數千萬元。4月6日,戶外裝備品牌挪客完成近億元融資。獲得融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營地運營和戶外裝備兩大領域。數據顯示,2021年露營產業市場規模達299億元。預計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35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疫情之下,由于露營產業投資門檻較低,市場需求大,露營作為一種替代性需求出現了強增長勢頭。
露營產品銷量成倍增長 精致化發展成趨勢
投資者在跑步入場,露營產品也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很多露營裝備旺季缺貨成為常態,帳篷和折疊桌椅等戶外產品銷量出現成倍增長。 在浙江衢州一家露營用品企業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趕制一批帳篷,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受益于國內露營產業的快速增長,訂單已經排到了9月份。
浙江寧波某戶外裝備企業市場部經理 林曉磊:2021年裝備類產品的銷售額是2.2億元,帳篷占比約為40%,2022年一季度裝備類產品的銷售額是2021年一季度的2.8倍。
林曉磊告訴記者,這幾年,露營產品也開始向精致化、年輕化轉變,主要是迎合95后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其中,天幕、戶外桌椅、戶外炊具、露營配件等銷售火爆。
浙江寧波某戶外裝備企業市場部經理 林曉磊:尤其是輕量化的帳篷,需求遠超預期,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此外,天幕和折疊椅的銷量也提升非???,天幕一季度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近5.8倍,折疊桌椅銷售量也達到了同期近3.95倍。
江蘇南通某戶外用品生產企業總經理 吉慶國:銷售的更多是輕量化的東西,拖車、天幕,往潮牌的方向在走。城市野餐系列產品銷量相較去年,可能500%以上的增長。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4.7萬家露營相關企業,其中,近半數的企業成立在1年以內,僅今年1至4月份,我國已有超7200家露營相關企業成立。業內人士認為,露營的持續火熱也給相關業態銷售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央視財經)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沙被埋88小時女孩是如何抗住的:科學有效的2022-05-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