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經過3年工作,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發現了一座史前古城遺址——石角山古城遺址。這是浙江西部地區首度發現的史前古城,它從良渚時代開始一直用到了商周時期。專家認為,石角山古城遺址是浙西地區發現的第一座古城遺址,且文化堆積較厚,年代序列完整,歷經良渚文化、好川文化、肩頭弄文化與越文化,為深入研究閩浙贛皖交界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至西周時期的考古學文化分布和交流、聚落變遷、人地關系,以及南中國地區早期文明演進提供了極為關鍵的材料。
這處遺址位于衢江區云溪鄉車塘村石角山自然村,被命名為石角山古城遺址。在12月12日于當地舉行的石角山古城遺址考古發掘座談會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西工作站站長、石角山古城遺址考古現場負責人張森介紹說,2020年至2021年,他們在金(華)衢(州)地區開展先秦遺存考古調查勘探,在石角山發現了壕溝、臺地等跡象,判斷其可能為一處城址。
2022年至2024年,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石角山古城遺址進行了連續3年的主動性發掘工作,總發掘面積1500平方米。2024年起,他們還對石角山古城遺址及其周邊地區進行了區域系統調查。3年間共發現了包括城址、壕溝、河道等遺跡現象57處,出土了上千件陶器、石器等標本。綜合田野考古和碳14測年的結果,這處遺址始建于良渚時代晚期,一直延續至商周時期,距今約有4800年至2800年的歷史。
經過持續考古,考古學者發現,石角山古城遺址里,北邊有一座面積7萬平方米的“核心小城”,南邊還有另一座“小城”。它們都是堆土而成的臺地。而兩座“小城”的外圍平臺也有部分為人工堆筑的,平臺總面積為120萬平方米。遺址外圍的古河道所圍合面積約為120萬平方米。而在遺址周邊,考古工作還發現了多處商周時期的遺址以及一座遠古水壩的遺址。
在古河道遺跡中,記者看到了多件木構件,專家初步判斷為木制碼頭遺跡。在考古庫房里,良渚考古資深專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明達研究員指著多件陶器介紹,這些陶器帶有明顯的良渚特色,也具有當地的特點。而古城附近還有西周時期百越高等級墓葬群,張森說,關于墓與城的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上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以及滬蘇皖浙湘贛粵等省市的文物考古機構的專家學者考察了遺址現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徐良高研究員表示,這是浙江考古的又一重要發現,城址的發現不僅填補了金衢盆地先秦考古的空白,對于我國東南地區的考古工作和研究百越文化也具有標志性意義。(記者 馮源)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獨居女子凌晨遭人伸手進窗戶求握手:很嚇人,是會做噩夢的程度2024-05-13
- 新娘回應結婚退租打掃房間留喜糖:感謝房東的暖心照顧2023-06-15
- 浙江紹興市委副書記杜旭亮、衢州市委副書記徐良平擬升正廳(附2人簡歷)2022-09-09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臨猗黃河大橋通車 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再添2025-02-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