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題:傳遞中國信心與力量——2017年兩會“部長通道”和記者會回眸
新華社記者韓潔、胡浩、孫奕、潘潔
3月15日上午8點50分,回答完記者提問的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成為今年最后一位亮相人民大會堂兩會“部長通道”的部門負責人。
至此,今年共有46位部門負責人在兩會“部長通道”駐足發聲,回答中外媒體95個問題,人數為歷年最多。其中,有23位部門負責人是新面孔,9個部門系首次亮相。
而此前一天,3月14日上午,梅地亞新聞中心也以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的一場質量專題記者會,圓滿收官今年全國兩會20場記者會。
從人民大會堂北大廳到梅地亞中心,從兩會“部長通道”到記者會,十多天時間里,密集的“部長聲音”吸引世界目光,回應各界關切,把一份中國信心與力量傳遞給全世界。
亮成績解疑惑 展現中國信心與智慧
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記者向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詢問京津冀協同發展路徑;路透社記者向央行行長周小川求解今年信貸增長勢頭會否得到遏制;日本亞洲通訊社記者希望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介紹中國農村土地流轉情況……外媒記者拋出的一個個問題,透出全世界對中國改革發展一舉一動的密切關注。
面對海外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何立峰多角度分析,回應堅定有力:“中國經濟增長從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可能性非常大。”
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8%以上、進出口貿易增長20%以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劇透”前2個月中國經濟“成績單”,香港《南華早報》網站刊文稱贊,“這是中國經濟正趨于穩定的最新跡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的解答傳遞更多信心——中國經濟發展正從上半場的降速階段,過渡到下半場的提質階段,經濟走勢有望從“L”型的“一豎”過渡到“一橫”。
中國地方債務風險是否可控?財政部部長肖捷援引翔實數據明確回答:“當前我國政府債務風險總體可控,負債率并不高。截至去年末,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約27.33萬億元,負債率約36.7%。”
人民幣還會貶值嗎?周小川的回答清晰明了:“從今年以來的形勢看,人民幣匯率沒有持續貶值的基礎。”
部長們擲地有聲的回答,為全球送上“定心丸”。南非大學教授撒貝羅說,在世界經濟持續不景氣、增長乏力背景下,中國經濟傳遞積極信號,并繼續扮演世界經濟增長的“發動機”和“穩定器”角色。
說實話交實底 回應關切釋放攻堅決心
兩會,是問需于民、回應關切的平臺。
聚光燈下,海內外媒體記者們在“兩會部長通道”和記者會上提出的數百個問題,傳遞出濃濃的民生關切——
飛機晚點情況能不能少一點?個人所得稅如何改?擁堵費要不要收?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怎么辦?什么時候能藍天常在?如何解決生育二孩的“后顧之憂”?……
麥克風前,各部門負責人積極主動回應百姓心頭事,說實話、交實底,更作出具體承諾——
“今年將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切斷醫院在使用藥品環節上利益驅動這樣的內在關系。”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說。
“個稅改革方案將考慮制定另一項新的政策,就是適當增加與家庭生計相關的專項開支扣除項目,如有關‘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會考慮在內。”財政部部長肖捷為想要再生育的家庭送上利好消息。
“今年要再抓10類大家關注的消費品來提升質量。”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回應產品質量問題。
“今年要對15個省份進行督察,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回應中亮出中國環境治理硬舉措。
……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一些社會熱點問題,被媒體反復提給不同部門,不同視角的“部長聲音”繪就一幅各部門齊心協力深化改革的攻堅圖——
針對房價上漲問題,國土部部長姜大明回應說,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應,去庫存任務重的城市要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周小川認為,住房貸款增速要適當平衡,隨著住房產業政策調整,增速會適當放慢;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則提出,要把房地產相關事項列入人大監督,釋放加強樓市調控新信號。
“中國的民主將人民放在了發展的中心位置。”烏干達記者羅納德·卡托說,兩會期間他穿梭于人民大會堂、梅地亞中心和北京街頭巷尾采訪。“真正走進兩會,才能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民主模式是怎樣運行的。”
不避難不逃責 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兩會是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紐帶。
事不避難,義不逃責。今年全國兩會上,部委“一把手”回應熱點難點問題更積極主動,遇上尖銳問題不回避,直面批評不逃避責任,中國式民主進一步彰顯。
“我們會堅定不移地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絕不讓腐敗分子逃脫。”監察部部長楊曉渡5日在“部長通道”批駁“反腐力度減弱”的說法:“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四川涼山懸崖村的貧困孩子為了求學,爬上爬下,每天在危險中行進,我們感到非常羞愧,我們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記者會上直面問題,并亮出中國教育脫貧攻堅新舉措。
“新時期的中美俄關系不是你上我下的‘蹺蹺板’。三方應當一起做加法而不是減法,一道謀共贏而不是零和。”外交部長王毅在記者會上如是說。
“我在電視上看到,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回答有關傳統教育、教育資源均衡問題,說到了我們心里。”全國人大代表桂千金說,部長們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大會的開放程度和國家信息公開的力度。
部長們離麥克風越近,離媒體和公眾就越近。“不管面對什么問題,部長們都認真作答,回答也令人滿意,我已寫了六七篇報道。”巴基斯坦獨立新聞社記者穆罕默德·阿薩迪說。
政府越開放,民眾越信服。一些受訪學者認為,面對媒體的尖銳問題,部長們不回避、坦誠答、含金量高,向世界展現了一個更加開放民主、自信篤定的中國。
責任編輯:肖舒
- 歐洲時報:兩會開出的中國發展方案將惠及世界!2017-03-17
- 泉州市委召開常委會會議 傳達2017年全國兩會精神2017-03-17
- 李克強總理記者會巧喻妙答 回應內政外交熱點2017-03-15
- 兩會20件大事與你有關 70年住宅土地使用權到期怎么辦?2017-03-15
- 兩會熱話題:代表委員的這8個觀點,你贊同么?2017-03-15
- 兩會八項民生任務 怎樣落實? 2017-03-15
- 僑報看“兩會”:“海歸潮”背后的中國實力2017-03-14
- 央行兩會談經濟熱點 回應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2017-03-10
- 揭秘兩會喜感哥神似俞敏洪 朱恒順個人資料身份背景曝光2017-03-09
-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2017-03-09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重磅!建軍90周年,習近平要求這樣推進強軍事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