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辦理手續得十多天,如果找代辦公司辦理2天就可辦完。”面對前來申請注冊公司的外來投資者孫某,黑龍江省伊春市工商局駐市行政服務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窗口工作人員楊林一開始就“設局”“下套”,先找“借口”,再介紹中介公司經理朱某專項負責“代辦收費”,從中非法牟利。最終,楊林受到留黨察看一年和行政撤職處分,并被調離崗位,收繳違紀所得。
常言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現實中,由于某些別有用心者“使絆子”,本應貼民心、辦實事的“窗口”,變成了群眾眼中難以逾越的“隘口”,“黑中介”反而成為他們無奈之下“闖關”的“敲門磚”。分析典型案例不難發現,“黑中介”之所以有恃無恐、肆意妄為,少不了像楊林一樣濫用權力的幕后黑手。
例如,財政部企業司綜合處原處長陳柱兵利用手中掌握的專項資金劃撥審批權,通過“職業掮客”牽線搭橋,為“連上線”的企業申請專項資金“行方便”,并從中收取好處費。湖南省汝城縣委原常委、縣政府原常務副縣長陳向華在位時“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他私自篡改項目招投標形式,每次都將項目“內定”給同一家公司,再由其轉包、轉借給下家,從中大肆牟利,而為陳向華提供“中介服務”的,正是他與生意人周某合伙成立的“自家公司”。這些黨員干部與“黑中介”勾結攫取“黑心錢”,損害群眾利益,破壞營商環境,其背后的腐敗鏈條必須堅決斬斷。
“黑中介”是表,權力尋租是里。因此,鏟除“黑中介”,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哪兒查哪兒了,必須深挖“病灶”、鏟除“病根”。權力尋租之所以能夠存在,根子上還是權力運行失范。這就需要從體制機制上查漏補缺,扎緊制度籠子,規范權力運行,堵住權力尋租的“口子”。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沒有權力尋租,“黑中介”就沒有存在的空間,腐敗鏈條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對于紀檢監察機關來說,盯緊“黑中介”背后的人和事,也是查處腐敗問題的突破口和切入點,一旦發現問題線索,就要順藤摸瓜,揪出那些妄圖通過中介、掮客將手中權力變現的不法之徒,讓幕后黑手原形畢露。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權力的游戲》官方公布最終季播出日期2019-01-15
- 泛聯房產申請破產 業內:買二手房盡量選大型中介2018-12-26
- 福建通報這14家開發商、中介違法違規被查處2018-09-19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交通運輸部:全面推進長江水道建設和港口升級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