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7月2日報道(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記者 陳旻)2020年,福建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優,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繼續保持全國前列。在生態福建的建設者中,一支執法隊伍的身影格外亮眼——建黨百年華誕之際,中共福建省環境監察總隊支部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成為全國生態環境系統中唯一當選的集體。
福建省環境監察總隊黨支部成立于2006年2月,現有黨員38名。成立以來,省環境監察總隊在“有靈魂、有血性、有規矩、有載體、有溫度”的黨建文化引領下,把“聽黨指揮,對黨忠誠”融入血脈,爭做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排頭兵、攻堅隊和領頭雁,執法工作成效常年居全國前列,為福建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提供綠堅強的執法保障。
“在黨支部的有力領導下,全隊黨員干部踐行‘三牛精神’,爭當為民服務的‘孺子牛’,創新發展的 ‘拓荒牛’、艱苦奮斗的‘老黃牛’,在守護綠水青山中顯身手、作奉獻,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福建的美好生態環境。”省環境監察總隊負責人李新國介紹說。
生態為民,省環境監察總隊把群眾關心的生態環境問題作為頭等大事,連續6年開展“清水藍天”專項行動,重拳打擊惡意環境違法行為,至2020年,全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比2017年減少63.9%;牽頭開展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攻堅;不斷推進信訪投訴機制改革,為民排憂解難題,2020年信訪投訴量同比下降52.5%,降幅全國第一;從2018年起,持續推進飲用水源地整治,提前完成飲水安全“六個100%”目標。
為了讓全省百姓喝上放心水,省環境監察總隊在全國率先把飲用水水源地整治向農村延伸。“農村水源地點散面廣,全省共涉及1743個水源地,帶著干糧在山間僻道徒步幾公里,是巡查中的家常便飯,工作十分艱巨。”省環境監察總隊二科科長陳思說,但為了守好群眾的“大水缸”,隊員們再累也沒有停歇,預計在2021年底基本完成前任以上農村幾種供水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整治。
圍繞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省環境監察總隊銳意進取,用創新改革守護綠水青山,創新建立環境信用動態評價和應約評價機制,率先建成省級生態環境親清服務平臺,深化流域執法改革,持續開展溯源排查整治……流域執法、信訪改革、親清服務、信用評價、打擊危廢等改革舉措和經驗做法16次獲得國家和省級表揚、推廣。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面對急難險重任務,總隊的黨員干部總是勇擔使命、沖鋒在前,帶領全隊用行動詮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頑強作風。在日常工作中,干部們“舍小家顧大家”已成常態,有10多位黨員業務骨干常年在外四處奔波,年均出差近100天。如隊中的“環保老兵”蔡建龍,經統計一年近200多天在外,全年奔波幾千公里。“干環保就得吃得了苦、經得了臟、受得了累。”他說。
“2020年面對疫情,總隊干部主動放棄休假,黨員帶頭干,大家搶著干,全年檢查涉疫重點單位488家(次)、排查整改薄弱環節534個,防范化解涉疫環境風險隱患,”李新國介紹說,巾幗不讓須眉,如環保女兵葉麗萍在戰“疫”初期就主動請纓,深入防控一線督導檢查,一待就是36天,在駐地度過了特別的春節。
實戰鑄就環保鐵軍,2018年以來,省環境監察總隊組織1362人次參加國家環保專項行動,通過成立臨時黨支部和黨員先鋒隊帶動派出人員爭先創優,235人次獲生態環境部致函表揚,數量居全國前列;環境執法大練兵成績連續5年保持全國第一,2018年獲得集體三等功,獲評“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先進集體”,2019年獲得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
“此次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更讓我們深感生態執法工作責任在肩、使命光榮。”李新國說,全省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將繼續在環境執法工作中努力踐行黨的宗旨,積極迎接生態環境執法的新挑戰,全力守護好福建“藍天碧水凈土”。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先鋒頌丨林占熺:以草代木寫神奇2021-07-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