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讓成長更美好”2021年度青少年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教育活動在北京中國兒童中心正式啟動。該活動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中心聯合相關機構共同舉辦,百勝中國及旗下肯德基品牌繼續作為該活動公益協辦單位,結合自身資源優勢為活動提供持續支持,切實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中心主任魯天龍、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長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李泰然、百勝中國肯德基品牌總經理黃進栓(Johnson Huang)和百勝中國首席公共事務官王立志(Alice Wang)共同啟動項目。
2021年度青少年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教育活動在北京啟動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等系列文件的頒布,大眾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關注與重視程度逐年提高。青少年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教育活動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于2016年誕生。今年,該項目在以往活動內容基礎上全面升級,將在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的技術指導和中國教育報的媒體支持下,走進北京、上海、大連,天津等十座城市、進入百所學校,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全國巡回科普活動,倡導吃動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除過往已獲得業內認可的科普展板、互動科普課堂、校外參觀實踐等多種互動體驗活動外,還將推出“小實驗揭秘食品安全”、“小小食安員選拔”等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活動與游戲,方便青少年更好地學習和了解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助力孩子們健康成長。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中心魯天龍主任代表活動主辦單位表示: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主辦方將緊緊依托《未成年人保護法》賦予的責任與使命,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充分發揮關心下一代的優勢資源,努力引導廣大學生了解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快樂成長保駕護航。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中心魯天龍主任現場致辭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李長寧主任表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人民健康,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強調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理念。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需“共建共享”,全社會參與,需要每個人樹立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要加強健康素養促進,規范健康科普工作,提升健康科普能力,為公眾提供科學權威的健康科普知識。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李長寧主任現場致辭
活動公益協辦單位百勝中國首席執行官屈翠容(Joey Wat)表示,企業作為社會公民, 需要積極響應”健康中國”戰略。百勝中國一直倡導平衡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挖掘自身優勢資源,將面向青少年科普食安和營養健康知識、推廣吃動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作為企業社會責任之一。
百勝中國肯德基品牌總經理黃進栓在現場表示:“長期以來,百勝中國及旗下肯德基一直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第一要務,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營養、健康的高品質食品。與此同時,品牌長期開展青少年健康教育科普公益活動,讓孩子們了解食品生產、加工過程,學習科學膳食搭配,增加食品安全知識,培養健康生活理念。”
百勝中國肯德基品牌總經理黃進栓現場致辭
活動現場,中國兒童中心的老師和孩子們清脆地齊聲誦讀《食安三字經》,這種富有童趣的科普方式獲得在場嘉賓一致好評。隨后,現場嘉賓、營養專家和媒體代表現場線上觀摩了青少年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教育進校園首場活動。
活動現場精彩瞬間
自2016年誕生以來,青少年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科普教育活動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長需求,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食品安全和營養健康知識宣教活動,累計已在全國47個城市,舉辦科普教育活動總計470余場,線下活動直接參與人數累計30萬以上。百勝中國從項目一開始就結合自身資源,積極提供支持,如開放旗下肯德基餐廳,物流中心和上游供應商基地,邀請孩子們參加“探秘之旅”,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幫助孩子們了解食材從源頭到加工的全過程,提升青少年食安鑒別能力,幫助他們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如何有效幫助孩子們從小培養健康科學的生活習慣,需要社會各界齊心協力。作為餐飲行業的領先企業,百勝中國所推出的一系列特色公益活動,是企業公民踐行社會責任的典范。
除了為中小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外,百勝中國還為更多人群推出不同的科普項目,積極踐行“健康中國”理念。例如,為大學生群體量身定制“百勝杯”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知識競賽;面向公眾,百勝中國推出公益科普公眾號“百食百步”,以貼近生活的科普推文形式,推廣膳食營養知識和健康生活方式。此外,肯德基餐廳還連續五年助力全民營養周,在營養周活動期間以餐盤墊的形式向消費者傳播合理膳食與健康生活方式的科學知識。
責任編輯:李牧晨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林寶金帶隊巡河并調研“兩江四岸”核心段環境2021-09-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