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6日,美軍“瑪麗·西爾斯”號海洋測量船前往東沙群島東南海域進行快速測繪作業。
10月26日,美軍“杜威”號驅逐艦在東海進行軍事訓練,同時在東海和南海兩個方向異動。
美軍到底有何企圖?
測量船實為偵察船
收集海底地形信息
根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發布的消息,10月25日至26日,美海軍“瑪麗·西爾斯”號海洋測量船前往東沙群島東南海域進行了一次快速測繪作業,27日駛離至巴士海峽附近。
該平臺指出,這艘測量船的專長是海底地形地貌探測以及海洋氣象水文調查。它是南海的“常客”,但是抵近至東沙群島附近活動卻十分罕見。
專家:美艦船此次現身欲“補盲區,搞示威”
“瑪麗·西爾斯”測量船此次在東沙群島可能會執行什么任務?
軍事專家杜文龍分析稱,10月初,美軍事故核潛艇“康涅狄格”號駛到關島做撞擊部位損傷評估后,“瑪麗·西爾斯”號就來了。它有兩個目標,一是“補盲區”,二是“搞示威”。
杜文龍表示,“瑪麗·西爾斯”號排水量達到6000至7000噸,水下探測能力強。用如此一艘大船去偵察水下的地形情況,得到各種水文要素就會非常清晰,可以起到“補盲”效果。
“但是我認為,它更主要的是欲進行威懾。如果美國要把自己的‘水下狼群’在南海向北推進,就必須把水下地形搞清楚,加上最近發生碰撞事故的‘康涅狄格’號核潛艇,都說明美國在水下不是只有一條‘狼’。”
美軍首艘配備激光武器驅逐艦
“杜威”號現身東海
據美國國防部下屬網站10月26日報道,美國海軍“杜威”號驅逐艦當天在東海活動,組織艦員進行了視覺信息收集、艦船動力設備維護等項目的訓練。
根據美國軍方公布的照片,在視覺信息收集訓練中,多名艦員在艦橋上使用照相機、攝影機等設備對著海面進行拍攝。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不同,“杜威”號配備有被稱為“奧丁”的激光炫目武器,是美國海軍首艘配備激光武器的驅逐艦。
今年9月,臨時安裝了激光武器系統以及127毫米超高速炮彈的“杜威”號驅逐艦,抵達日本橫須賀軍港,加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當時,美軍官員曾表示,“杜威”號驅逐艦提供的作戰能力與殺傷力讓第七艦隊可以捍衛美國與盟友利益。
專家:美欲海上快速偵察, 為激光武器試驗做準備
“杜威”號配備的激光武器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美軍同一天內在南海和東海罕見部署艦艇,又在傳遞怎樣的信號?
軍事專家杜文龍指出,“杜威”號的意圖非常復雜,首先要搞偵察,第二要試驗,第三有可能會“碰瓷”。
“這艘軍艦在海上進行快速偵察試驗,照相機光學儀器記錄海面,是在為新武器試驗做準備。
軍艦上有激光武器,但是一種低功率激光武器,不可以遠距離對目標進行殺傷,它只是目前艦艇防御的最后一條防線。鹽度濕度等對激光武器的能量和距離有較大的隱藏效果,所以需要通過試驗判斷出能夠打多遠。
同時也不排除‘碰瓷’,會動用武器去攻擊接近的偵察機。之前該艦就在試驗過程中曾用低功率武器裝備擊落十架無人機。”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嚴譯《天演論》對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早期傳播2021-11-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