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時政新聞
      分享

      憶那段不尋常的往事——下黨行 魚水情

      劉明華(左一)為參觀者講述習近平“三進下黨”的故事。 (資料圖片 吳通華 攝)

      東南網6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25日,在省委宣傳部、廈門大學黨委等共同舉辦的校地聯學活動中,與會者視頻連線壽寧會場,見證下黨巨變,重溫“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閩東精神。在剛剛出版的《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一書中,壽寧縣下黨鄉是一個閃亮的地標。

      鏡頭定格特別的瞬間

      24日,壽寧縣新華書店,壽寧縣原文化局局長張培基翻閱新近出版的《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一書,興奮不已。

      “‘三進下黨’這一章,用了我當年拍攝的四張照片,習近平總書記心系百姓、深入基層的往事如同昨日,一幕幕又浮現在我的眼前。”張培基說。

      “1989年7月19日中午,烈日當空。壽寧縣下黨鄉,與鸞峰橋相望的文昌閣邊,一群人從荊棘叢生的崎嶇山路走下來。他們頭戴草帽,汗透衣背,風塵仆仆。走在最前面的,正是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讀著書中這些文字,張培基激動得落淚。他記得,當時自己是快步向前跑至20米外,選好角度,架好相機,定格下這一特別的瞬間。

      “習書記畢竟當過知青、干過農活,雖然天氣炎熱、山嶺崎嶇,但他健步如常,談笑風生。”張培基感嘆道。

      書中會場那張照片,也是張培基拍的。“臺上一張桌子、三把椅子,時任下黨鄉黨委書記楊奕周坐中間,習書記和行署專員陳增光分坐兩側,這樣的安排讓我大開眼界。”張培基回憶道。

      “一位地委書記吃得了苦,如此深入地調研,我以前沒遇到過;一位地委書記尊重基層同志,如此謙遜務實,我以前也沒親眼見過。”張培基不由得心生敬畏。

      進村入戶、訪貧問苦后,習近平提出不再原路返回,去現場考察要修的那條路。

      “這條道比上午的進山路難走多了。一是沒路,只能沿河邊草叢行走,有時涉過較淺的河灘,有時則要攀登巖崖、鉆樹林;二是下午那段時間天氣最熱,又不透風,個個大汗淋漓。”張培基還清晰地記得當時行路之艱難。

      如今,退休在家的張培基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下黨。在過去拍攝的地方,他會不由自主地從同一角度按下快門,用鏡頭記錄歷史變遷。同時,他還經常陪省內外的攝影愛好者前往下黨采風創作,參與組織“下黨一日”等全國性的攝影大賽,用鏡頭講述多彩自信的下黨故事。

      踐諾之行背后的牽掛

      拿到《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后,壽寧縣政協原主席連德仁一口氣看了上百頁,愛不釋手,感同身受。

      “我有寫日記的習慣。習書記一進下黨那天,我在日記中這樣寫:這一天,乘車5個小時,步行4個半小時,開會座談訪貧2個小時,一路風塵,辛苦程度不言而喻……”連德仁細數著書中“三進下黨”的情形。

      在連德仁看來,習近平總書記三進下黨,是踐諾之行,是關懷之行,也是牽掛之行,始終體現了黨的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1989年6月,在與寧德地委貧困鄉黨委書記座談時,習近平當場和在會上提出“對貧困地區,上級要關心,要扶貧”意見的下黨鄉黨委書記楊奕周約定,一定要去下黨一趟。

      下黨鄉親聞訊十分欣喜,但也都沒太放在心上,畢竟這里太窮了,窮得連公路都還沒通。

      說到做到!不到一個月,習書記就來了,大伙兒既意外又驚喜。

      “一進下黨”僅僅幾天后,習近平又一次來到了下黨鄉。1989年7月21日晚,下黨鄉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7月26日,習近平第二次來到下黨。

      一行人從芹洋鄉溪源村步行前往下黨鄉下屏峰村。因兩公里長的簡易公路被洪水沖毀,村民們臨時架起三段簡易木橋。“大家通過木橋時手腳并用,把手按在山體邊的石頭上,腳踩木橋一步一步往前移,湍急的溪水從腳底下奔騰而去。此時,天上下著雨,路面很滑,行走十分艱難。”連德仁回憶說。

      1996年8月7日,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習近平第三次來到下黨。“習書記協調有關部門給予下黨鄉發展資金100多萬元。在他的協調下,下黨經楊溪頭村與浙江慶元縣對接公路由省交通廳立項,1998年建成通車。”讀到書中這些內容,連德仁不無感慨地說,習書記這次來為下黨解決了許多發展難題,為當地脫貧致富注入強大動能,“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調研活動,見證了這段令人難忘的歷史”。

      跋山涉水,三進下黨,下黨成為習近平總書記“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地方”。在他的推動下,“四下基層”制度蔚成風氣。

      遠近聞名的“學習小鎮”

      2019年7月中旬,下黨鄉6名干部群眾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下黨脫貧的喜訊。8月6日,下黨鄉收到總書記的回信和深情勉勵。

      寫信人之一劉明華,現為“難忘下黨主題館”講解員。這段時間,劉明華得空都會細細品讀《閩山閩水物華新——習近平福建足跡》,每次都能讀出新意。“下黨沒有辜負總書記的厚愛和期待。作為參與者、見證者,我親身感受到下黨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鄉親們都想往外走,現在年輕人也愿意回來創業,大家的精氣神越來越足。”劉明華說,每一次給來訪者講解整個展覽,講的不僅是下黨的變遷,更是心里的幸福。他愿繼續講好“三進下黨”的故事,讓散發著歷史光芒的記憶永遠留在后輩們心中。

      昔日“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而今“天塹變通途,舊貌換新顏”。“一路通,百業興。我們實施‘領雁工程’‘頭雁帶富’工程,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探索出‘公司+合作社+農戶’共建共享模式,成功打造10個‘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基地,形成了千畝定制茶園、千畝油茶、千畝錐栗等特色產業。同時,‘下鄉的味道’已成為縣域公共品牌,下黨生態農產品借機走出了大山,輻射帶動全縣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5億多元。”壽寧縣政協副主席、下黨鄉黨委書記項忠紅說。

      據介紹,下黨鄉定制茶園面積超過1060畝,帶動茶農畝均增收8000元,村集體平均增收10萬元。實施老舊房屋“盤活”計劃,打造民宿、農家樂等各類業態66家。同時,首創同吃、同住、同勞動、同調研的“四同”教育培訓模式,帶動300多人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2016年至今,下黨累計接待游客120多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近1億元,成為遠近聞名的“學習小鎮”。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2025年福建省暨福州市醫保基金監管集中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麻豆1区2区3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国产亚洲精品激情都市|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久久久www|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视频播放|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成?v人片天堂网无码| 亚洲AV之男人的天堂| 国产亚洲福利一区二区免费看 |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黄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