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對福建的關心和關注……福建代表團的代表,各位媒體朋友已有一些了解,其中就有16日剛剛在代表通道上亮相的‘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當天他的事跡沖上熱搜……”
18日晚,福建代表團再一次走到媒體的聚光燈下,福建代表團的新聞發言人在接受集體采訪前,專門提到了中外媒體耳熟能詳的林占熺等二十大代表。
除了“菌草技術發明人”林占熺、“小巷總理”林丹、“全國脫貧攻堅楷模集體”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黨委書記項忠紅等“熟面孔”外,福建代表團還有許多值得關注的代表。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醫生、有警察……也許,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知道他們為了誰。歲月靜好,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我的職責和使命就是沖鋒一線、治病救人。”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葉玲說。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她主動“請纓”到一線抗疫,與患者呼吸與共,守好“生命閥門”。
還有,省公安廳督察總隊政委李斌,參與了掃黑除惡、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以及“團圓”行動等,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安全的高品質生活。
這幾天,在討論二十大報告時,代表為鄉村振興積極獻言。樸實真摯的話語,大多來自第一手的調研。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獲得者、漳州市實驗小學黨委書記蘭臻,為鄉村教育奔走發聲,堅持開展送教下鄉活動,點燃鄉村教育的星星之火,努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從“竹器村”到“中國淘寶村”,再到生態旅游村,龍巖市新羅區小池鎮培斜村的每一次蝶變,背后都能看到村黨支部書記華錦先的身影。村民們說,有華書記在,心里踏實。
“一年下鄉演出300多場,哪怕40°C的高溫天氣也堅持。”福建省莆仙戲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黃艷艷說,她和劇院演員們積極開展送戲下鄉、惠民演出,傳播傳統文化,為鄉村注入文化活力。
他們的身影,同樣活躍在科研關鍵領域攻堅克難。
福建圣農集團董事長傅光明說,自己一輩子就做一件事,“好好養雞”。他帶領團隊瞄準“卡脖子”技術,成功攻克白羽肉雞育種難題。
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傳習所主任溫文溪花了十年潛心研究,發明了茶葉烘焙快速散熱機,實現在兩分鐘內完成冷卻的同時,讓茶葉含水量從6%降到1.8%。
他們的工作,可以看起來“高大上”,也可以很“接地氣”。平凡的崗位,同樣可以聚沙成塔、成就不凡。
“傾盡所能站好每一班崗、做好每一件事。”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客運段廈龍京車隊列車長鄭海珠無怨無悔。
巡檢輸煤系統來回5公里,累計1萬多小時,近7萬公里的里程,相當于繞行地球一圈半多……一連串數字,背后是福建華電永安發電有限公司燃料部燃料運行專工余虹38年的堅守。
在臺風“莫蘭蒂”期間連續十幾天每天連續作業近18個小時,在抗擊疫情期間帶領組員保障4個核酸檢測點的消殺工作……這是廈門海滄城建市政公司嵩嶼市政管理站環衛組長蔡月英的堅持。
在平凡崗位上,他們作出不凡業績,也見證非凡巨變。作為省鴻山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設備維護部電氣點檢員,陳梅清晰地記得,她工作的地方,曾是一片灘涂礁盤,如今矗立起國內先進的熱電聯產發電企業。
山海起宏圖,奮斗正當時。
代表們崗位不同,信念相同,用辛勤的勞動、不變的堅守,為新福建建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代表團代表認真學習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2022-10-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