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訊(吳紅)2023年5月21日是第四個“國際茶日”,福建省茶葉學會及社會各界人士近兩百人,相聚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共同慶祝茶人的節日。活動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中華文化促進會、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及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農業農村廳的支持指導下,由福建省茶葉學會、福建省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福建省茶葉學會名譽會長、首席專家馮廷佺做了主旨發言。
福建省茶葉學會名譽會長馮廷佺致辭
“國際茶日”是以中國為主的產茶國家首次成功推動設立的農業領域國際性節日,彰顯了世界各國對中國茶文化的認可。
據介紹,早在2010年9月11日,福建省茶葉學會牽頭聯合有關部門及十多家機構向聯合國相關組織發起設立“國際茶文化日”倡議。2019年11月27日,第74屆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以贊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國際茶日”一經設立就受到全球茶人的矚目,現今已成為全球愛茶人士及茶行業從業者共同的節日。
活動現場與會嘉賓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向首個“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信表示熱烈祝賀,提出,茶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對振興茶產業、弘揚茶文化很有意義。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愿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鑒,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樹葉吹奏技藝展示
福建省是產茶大省,產茶歷史悠久、茶文化底蘊深厚,勤勞智慧的福建人民創制了紅茶、白茶、烏龍茶及茉莉花茶。2014年4月29日“福州茉莉花與茶文化系統”、2022年5月20日“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分別入選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2022年11月29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涉及15個省(區、市)的44個項目中福建省占有6項。
數據顯示,2022年福建省茶園面積361萬畝,毛茶產量52萬噸,茶葉全產業鏈產值超1500億元。在“十四五”期間,福建省將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 這篇大文章,進一步打造閩茶文化新亮點,做強閩茶產業增長點,培育閩茶科技創新點,不斷為福建茶提質增效,到2025年實現全省茶葉全產業鏈總產值超2000億元目標。打造茶葉大省、茶葉強省,推進全省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講好中國茶故事,促進國際茶貿易,推動世界茶發展。
本次活動由武夷山巖湶號茶業有限公司和閩韻蘭軒交流中心協辦。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福茶行天下”第三屆“三茶”融合高質量發展2023-06-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