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汕尾市委書記逯峰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專訪
人民政協網汕尾7月4日電(記者 林儀)今年以來,汕尾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有力推動全市經濟發展快速回升,市場預期持續改善,呈現穩中向好向上態勢。近日,記者專訪了汕尾市委書記逯峰,聽他講述了汕尾在新征程上的奮斗故事。
搶抓發展機遇,打造后發優勢
問:6月20日,中共廣東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作出了“錨定一個目標,激活三大動力,奮力實現十大新突破”的“1310”具體部署。汕尾市將如何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找準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答: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圍繞實現總書記賦予的使命任務,明確提出“1310”的具體部署,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東篇章的施工圖、任務書。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汕尾將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為契機,緊扣“走在前列”,聚焦“1310”具體部署,進一步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增強汕尾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在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實施“百千萬工程”、推進綠美汕尾生態建設、推進海洋強市和文化強市建設以及黨建引領“三六九”工程等方面下功夫、見實效,奮力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推動省委全會精神在汕尾不折不扣貫徹落實,交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高分答卷”。
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汕尾如何謀劃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做優做強這份厚實家當?
答:我們將堅持制造業當家不動搖,放大后發優勢,狠抓“大產業、大平臺、大項目、大企業、大環境”,推動制造強市邁出新步伐。一是著力發展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高端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輕奢等“兩高三新”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謀劃推進以數字經濟為主的“四數聯動”未來產業發展,加快培育“鏈主”企業,打造汕尾制造新藍海。二是著力發展海洋經濟。發揮汕尾海洋資源優勢,堅持陸海統籌、港產聯動,發展壯大以海工裝備制造為核心、海上風電為特色的千億級電力能源產業集群,推動陸豐臨港產業園、汕尾新港區形成“雙核引領”,打造高水平海洋牧場,加快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三是著力打造高水平產業平臺。積極搶抓省產業轉移重大機遇,著力深化汕尾與深圳全面對口合作機制,加快建設“1+1+3”產業轉移主平臺,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推進畝均效益改革,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四是著力抓好招商引資。堅持量質并舉,以“搶新娘”的勁頭,打好產業鏈招商、敲門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引資“組合拳”,加快推進制造業延鏈補鏈強鏈。五是著力抓好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完善重大項目全周期全鏈條服務管理,加強資金、土地、用能、金融等要素保障,推進工業技改,進一步積蓄高質量發展強大動能。
問:廣東省委省政府部署實施“百千萬工程”和新一輪產業有序轉移,汕尾將如何抓住機遇,實現發展上新臺階?
答:汕尾市是全省欠發達地區之一,縣域發展差距較大,所以,對我市來說,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是一次“大機遇”,我們抓住了這次“機遇”就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更高騰飛。今年以來,我們把這項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切實抓緊抓實,全市上下凝聚一心,奮力拼搏,形成了齊心協力共推“百千萬工程”的濃厚氛圍,取得了較好成效。接下來,我們將錨定創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目標,對接落實省“百千萬工程”,大力實施黨建引領“三六九”工程,做好高質量發展“三篇文章”。
一是聚焦強縣、興鎮、富村,全力寫好“大發展”文章。扭住縣域經濟“牛鼻子”,統籌抓好產業興縣、強縣富民、縣城帶動,做優做強縣域支柱產業、優勢產業,打造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強引擎”。激活鎮域發展“動力源”,因地制宜發展鎮域經濟,建強中心鎮專業鎮特色鎮,著力打造完善的服務圈、興旺的商業圈、便捷的生活圈,釋放縣域高質量發展“鎮能量”。狠抓鄉村發展“壓艙石”,充分盤活鄉村資源和農村資產,深化農村“5+2”綜合改革,推動要素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快打造“未來鄉村”。
二是聚焦縣域美、圩鎮美、鄉村美,全力寫好“大建設”文章。高質量補齊城鄉基礎設施短板,加快推進城鄉交通網、基礎設施和快遞物流網絡建設。高水平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補齊教育、醫療、養老等農村公共服務領域短板弱項。高標準打造美麗宜居鄉村,以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總抓手,全力打造美麗鄉村4.0版。高起點建設綠美城鄉,全面實施綠美汕尾生態建設,統籌好城鄉面貌改善、生態質量提升和發展空間優化,打造綠美縣城、綠美圩鎮、綠美鄉村。
三是聚焦黨建強、文明興、基層穩,全力寫好“大治理”文章。用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經驗,深入實施“基層善治”示范工程,健全完善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平臺創新、手段創新、機制創新,深化“三三五”基層治理新模式,持續擦亮黨建引領品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推進鄉村文明創建,加大鄉村文化產品供給,深化鄉村移風易俗、成風化俗,促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
問:汕尾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促鄉村振興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接下來將如何深化拓展經驗,打造新的亮點?
答:近年來,汕尾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推動城鄉社會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形成了汕尾經驗做法,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廣。接下來,我們將在擴大優勢、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持續鞏固深化“汕尾樣板”,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更多汕尾經驗、作出汕尾貢獻。
一是推進基層黨建提質升級。聚焦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持續在完善機制、建立制度、構建平臺、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推動汕尾基層黨建出新出彩。突出推廣加強政治建設學習、任務、機制“三張清單”,大力推進農村集體經濟“清零破十”、村級活動陣地“清牌減負增效”和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三大行動”,開展城市社區“揭榜共建”活動,統籌推進各領域黨建工作,切實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
二是推進基層治理提質升級。深入推進街道管理服務創新、社區治理服務創新,著力探索黨組織領導的“管區+社區+景區”旅居社區治理體系,打造“田字型”基層治理城市社區范本。扎實做好鎮街改革“后半篇文章”,推動各級社會治理中心實體化、實戰化,完善“民情地圖”場景應用,健全“全科網格”工作機制,構建全方位、立體化集成高效的基層治理現代化綜合平臺。
三是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提質升級。堅持做好規劃、建設、經營、治理“四篇文章”,在提質擴面已建22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基礎上,謀劃推進新建23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再造一批“綠富美”示范樣板村,打造一批工業強鎮、農業大鎮、文旅名鎮、美麗圩鎮,實現以點帶面、串珠成鏈,加快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問:作為一個欠發達地區和革命老區,汕尾如何以數字技術為突破口實現“彎道超車”?
答:當前,數字經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加快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發展所向、未來所在。一直以來,我對數字技術這方面都十分重視,我的專業也與數字技術息息相關,所以,自我來汕尾任職至今,對“數字政府”建設也是緊抓不放,也打造了一些亮點,取得了較好成效。對于汕尾如何以數字技術為突破口實現“彎道超車”,這方面,我們主要是通過高層次實施數字政府、數字城市、數字社會、數字經濟“四數聯動”示范工程,從而進一步提升數字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助力汕尾實現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建設。重點要圍繞以下幾方面工作開展。一是堅持以“數字政府”夯實基礎,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市域治理“一網統管”、政府運行“一網協同”、數據資源“一網共享”,建設“整體智治、高效運行”的現代化數字政府,打造政務服務變革新標桿。二是堅持以“數字城市”鏈接未來,加快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城市管理服務平臺、城市便民服務應用建設,全力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進一步豐富城市數字化應用場景和體驗,構建高品質高韌性的現代化城市新典范。三是堅持以“數字社會”暢享服務,整合數據要素、服務資源,全面提升生活便捷化、社會治理智慧化水平,構建全民暢享數字生活的美好新圖景。四是堅持以“數字經濟”引領發展,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實深度融合,謀劃推動工業互聯、文旅互聯、商貿互聯、供銷互聯“四大布局”,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發揮產業聯盟聚合作用,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新引擎。
發揮政協優勢,匯聚發展合力
問:從市長到市委書記,您一直非常支持市政協的工作,并帶頭參加“市長與委員面對面”“市委書記傾聽政協委員之聲”活動,從政府和黨委的角度來看,您對政協的認識、定位發生了什么變化?
答:總書記強調,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人民政協作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在踐行人民民主的真諦上,方向更加明確,使命更加光榮,責任更加重大。近年來,我們建立“市委書記傾聽政協委員之聲”“市長與委員面對面”活動機制,就是一個廣開言路、匯聚群智、共謀發展,踐行“有事好商量”人民民主真諦的很好方式。“傾聽委員之聲”活動機制建立以來,已經舉辦了6期,我在市政府擔任市長時舉辦了5期“政協委員(汕商)·市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這兩個活動自舉辦以來,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意見建議百余條,形成了10多個專題調研報告,為推動我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意見。從我到汕尾任職市長到現在作為書記,參加這兩個活動,以及這些年與政協工作的接觸、與政協主席耿堅同志交流的過程中,我對市政協的工作有了更加直觀、全面、系統的了解。我感覺,咱們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獨特優勢得到了很好的體現。特別是市政協嚴格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重點工作部署,發揮優勢資政建言、凝聚共識,一批批高質量、高水平的履職成果在助力我市經濟社會振興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績可圈可點。同時,我也感受到,只要堅持黨的領導,準確把握政協職能定位,充分發揮特色優勢,人民政協工作大有可為,也一定會有更大作為。
問:對于進一步加強市委對市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您有什么設想和要求?
答:政協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內容,政協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堅持黨的領導貫穿到政協全部工作之中,切實落實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各項要求。這既是在總結歷史經驗基礎上,對人民政協工作規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對人民政協工作的新要求,必須長期堅持、不斷發展。近年來,汕尾市委對政協工作高度重視,將政協工作納入黨委工作總體布局,一體謀劃、一體推進,推動政協履職沿著正確方向不斷前進。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按照《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強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領導,重點圍繞以下三個“進一步”。一是進一步以黨的創新理論引領政協工作。各級黨委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關于全過程人民民主等重要論述精神,學習《中國共產黨政治協商工作條例》《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意見》等有關文件精神,切實把黨的主張傳遞到政協履職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全市政協事業發展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行。二是進一步重視支持政協工作。各級黨委主要領導要把政協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堅持把政協工作納入黨委工作全局,把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要堅持黨委常委會會議每年定期聽取政協黨組工作、政協常務委員會工作情況匯報制度,對政協黨組織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堅持黨委政府領導參加政協會議的制度,出席政協全體會議并參加分組討論,閱批政協重要議政報告和建議案,領銜督辦重點提案。每年各級黨委主要領導還要對本級政協黨組工作要點給予把關定向,黨政領導對政協報送的調研報告、大會發言、社情民意信息等及時閱批,積極推動成果轉化落實。三是進一步加強政協黨的建設。充分發揮政協黨組的領導核心作用,是加強黨對政協工作領導的重要內容。政協黨組要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重要作用,自覺接受黨委領導,積極履行各項職責,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委的決定在政協工作中得到貫徹落實。要認真落實黨員委員組織關系一方隸屬、參加雙重組織生活等制度,構建既具有政協特點又能有效覆蓋的政協黨建組織體系,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兩個全覆蓋”。要發揮好黨組織的效能,引導推動黨的領導優勢與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相融合、黨建工作與履職工作相促進。
問: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您認為,政協可以在其中發揮什么作用?
答:中國式現代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領導人民長期探索實踐的重大成果和偉大事業,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人民政協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上具有獨特優勢、肩負光榮使命,必定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一方面,人民政協擁有各方面的人才、專家和富有經驗的實際工作者,具有人才薈萃、智力雄厚的優勢,在服務和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服務我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服務我市加快建設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方面,可以通過協商議政、調研視察、座談提案等形式,多進諍言、多謀良策、多出實招,提出有可研性、建設性、操作性的高質量提案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另一方面,人民政協在溝通各族各界、團結群眾、增進共識、維護穩定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和影響力,可以充分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協助黨委、政府協調關系,化解矛盾,溝通思想,把人心聚得更緊、把共識筑得更牢,把更多的人團結到黨的周圍,最大限度地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各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還有,人民政協有聯系廣泛、渠道暢通的優勢,在開展對外交往、加強與各族各界人士聯系、促進祖國統一方面可以發揮特殊的作用,通過講好“中國故事”“廣東故事”“汕尾故事”, 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讓世界更好了解新時代中國的新成就、新時期中國的新變化、新征程上中國的新理念。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傳遞生命之光!漳州青年醫生捐獻造血干細胞挽2023-07-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