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4日,北京博能志愿基金會后浪啟行專項基金主辦的“不變的人偶-布袋戲的傳承與創新” 布袋戲木偶陳列展覽暨文化交流工作坊在北京舉辦。
此次布袋戲木偶陳列展及文化交流活動由來自北京八中國際部的林翠然同學策劃發起,并邀請到第六批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市級傳承人林城盟老師,圣宇布袋戲的創始人蔡文偉老師等業內嘉賓到現場進行分享與交流。
交流活動現場
新生代的文化溯源 是對非遺最好的“傳承”
活動伊始,林翠然向各位到場觀眾、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談到舉辦此次工作坊的動機是想將家鄉泉州的獨特文化傳播給更多人,讓大眾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傳承下去。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是一項復雜且耗時的工作,也是將傳統與現代融合的長遠任務,她希望通過創新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傳承方式,為其注入全新活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以此喚醒公眾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共同探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質精神、原始生態和自身內涵魅力,進一步擴大布袋戲的影響力和滲透力。
策展人-北京八中國際部林翠然
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圣宇布袋戲創始人、資深道友蔡文偉(書大)老師帶著臺灣木偶來到現場為大家講解“臺灣布袋戲的淵源”;此外,更是邀請到了第六批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市級傳承人、漳州市布袋木偶傳承保護中心的林城盟老師(師承省級傳承人楊君煒,榮獲國內外多項知名木偶造型與設計獎項)為現場觀眾講解“漳州布袋戲——木偶頭的制作過程”。林老師通過生動的演繹將在離北京千里之外的漳州布袋戲呼喚到了現場觀眾的面前,使大家身臨其境的感受到傳統布袋戲與現實的碰撞,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帶來了全新的擴展。
蔡文偉(左二),林城盟(右三)、風云舍-珊珊(右二)
以cosplay形式“表達”傳統 完成新時代的“融合”
在利用傳統手段鞏固的非遺信息傳播的同時,林翠然也積極思考,善于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爽目性,利用先進的媒介科學技術提升影響力和傳播效果,來獲得更多大眾的接受和喜愛。
因此,她特別邀請風云舍的團長到場參加此次活動,風云舍是對布袋戲具有極大愛好的現代社團,她們將二次元文化cosplay與布袋戲融合,將木偶通過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真人來演繹,使得木偶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富有了生命力,讓現場觀眾更形象的感受到了布袋戲人物的特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傳統的,而動漫技術與動漫影像是現代的,二者通過創意融合為一種傳統的現代式表達,既具有傳統的還舊氣息,又兼具真人4D演繹的視覺效果,促進了新舊兩種文化的文化交流。
通過幾個小時的討論與交流,到場觀眾在深入了解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布袋戲的同時,也收獲到了友誼。作為策展人的林翠然表示,未來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傳承和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行列里,以認真的態度進行取舍和創新,一起傳播屬于中國不朽的經典,讓大眾了解、接受并喜愛布袋戲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責任編輯:易初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山企業家日 | 古潤金董事長及完美公司獲得2023-1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