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大數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鐘軍關注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受訪者供圖
東南網3月6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數據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乘數作用不斷凸顯,已逐步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動能’。”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大數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鐘軍關注如何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鐘軍認為,當前,我國全面推進數字中國與鄉村振興戰略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持續以數字化賦能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促進了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新農人”、越來越多的農村變“新農村”,成為鄉村振興強大動力。
為更好摸清數字鄉村建設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去年鐘軍先后9次帶領團隊赴福建寧德市坦洋村等農村一線開展專題調研,同時邀請浙江大學、國家行政學院的院士、專家共同下沉一線,深入研究解剖“坦洋樣本”,研究數字賦能路徑。“通過一線調研我們發現,數字鄉村建設實踐中,仍然存在數據應用潛力釋放不夠、數據供給質量不高、流通機制不暢、數字人才嚴重短缺等問題,嚴重制約與影響‘數據要素×’效應發揮。”鐘軍表示,只有讓規模海量、價值無限的農業農村大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才能把數據要素真正打造成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核心引擎。
為此,鐘軍在今年兩會上提交《關于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建議》。鐘軍建議,讓數據“能匯聚”,以“全國一盤棋、上下一體化”模式,打通數據孤島,橫縱向全面打通涉農數字平臺,為數字鄉村奠定高質量數據基礎。讓數據“能流動”,完善數據確權、評估、定價制度,推動數據匯聚共享,服務全國性統一農業市場打造。讓數據“能變現”,以數據應用場景創新,加速農村普惠金融發展,助力“三農”幫扶政策更加精準落地。
鐘軍還建議,讓數據“能減碳”,統籌全國算力資源布局,適度向傳統農業地區傾斜。讓數據“能管好”,建立完善“首席數據官”組織體系并向鄉鎮延伸;結合科技特派員制度,在有條件的行政村建立“特派數據官”。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履職風采 | 全國人大代表郭晶晶:科技創新引2024-03-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