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7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生產力要躍升,創新是第一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數據是核心要素。”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大數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鐘軍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對2024年進行了十項任務部署,其中第一項就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提出將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使用等重點工作,自己深受鼓舞、倍感振奮。“福建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已開展大量探索實踐,并形成了有成效、可借鑒的模式,為搶占新質生產力發展先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記者了解到,福建在全國率先建成了全量式數據匯聚基礎平臺服務體系,匯聚省市兩級數據目錄12.6萬個、政務數據千億條,“數據湖塘”變為了“數據海洋”,數據總量全國領先。
“海量的數據支撐,為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優化和模式創新提供了更多可能,也為我省數字經濟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注入了澎湃動力。”鐘軍表示。
鐘軍介紹,今年1月,閩政通通過完成30類超700萬本高頻電子證照治理,為全省提供了2.3億本的電子證照服務,覆蓋居民身份證、營業執照、結婚證、出生醫學證照、不動產權證等,有力支撐企業、群眾“免證辦”“材料免提交”。并成功上線“福建易企辦”企業服務專區,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務,推動了閩政通服務效能全面提升,為我省優化營商環境作出積極貢獻。
他表示,通過加快引導政務數據與社會數據融合,豐富應用場景,讓數據成為驅動經濟運行的新質生產力要素,就可以賦能傳統產業“智改數轉”,助力“四大經濟”效益效率指數級倍增,服務民生產業提質增效。去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9萬億元,占全省GDP一半以上,位居全國前列。
隨著數字時代的開啟,數據已成為重要的勞動對象,能直接創造社會價值。如何點“數”成金,激活數據價值?
鐘軍介紹,福建探索數據要素資產化、資本化起步較早,持續聚焦激活數據要素潛能、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展開實踐,成果顯著。
據介紹,福建大數據交易所于2022年成立,擁有全國為數不多的交易類金融牌照,目前已服務合作數商超500家,累計交易金額突破14億元,拉動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化增長超100億元。2023年9月,省大數據集團旗下福茶網公司獲得全國數據資產質押融資“零”的突破。
“當前,我們正以福建大數據交易所為核心,探索盤活各類數據資產的創新實踐,全力助推福建新型工業化建設和民營經濟強省戰略實施,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鐘軍說。
在國家頂層設計引領下,數據資產入表于今年1月正式落地,數據要素發展進入了全新階段,但同時,作為時代發展的新鮮事物,數據要素化實踐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數據確權是數據要素化、價值化路徑的起點,而我國目前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數據確權機制及配套制度,導致數據權屬不清,數據所蘊含價值難以量化。”鐘軍認為,除此之外,我國數據資源規模龐大,但整體供給質量仍有待進一步提升;數據流通交易全流程機制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鐘軍建議,要加快推動“全國一盤棋、上下一體化”數據全量匯聚、開發利用,為鍛造新質生產力打下堅實基礎。此外,發展新質生產力,對加快數據資產化、資本化進程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建議國家加大支持力度,鼓勵福建先行先試,助力福建大數據交易所做強做大,成為全國性、區域性、行業性相互融通多層次市場體系的關鍵樞紐,支持福建試點開展數據資產化、資本化的交易運營服務工作,推動進一步釋放數據價值,為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凝聚強勁動能。
鐘軍表示,省大數據集團將牢牢把握機遇,加快數據資產化、資本化進程,開展數據跨境流動探索,釋放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推動福建數據要素化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我們將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在以中國式數字化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努力貢獻更多的‘福建智慧’和‘數字力量’。”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2024-03-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