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3月7日報道(記者 林先昌)今年全國兩會,新質生產力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被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的首位,成為代表委員們高度關注的熱點議題。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如何向新質生產力要增長新動能?福建如何破題?本網進行了走訪。有專家表示,福建要持續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加速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以新質生產力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向科技、人才、創新要新質生產力。
前瞻布局 競速人工智能新賽道
根據省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民營經濟貢獻了全省近70%的地區生產總值、70.6%的稅收、7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力就業和94%的企業數量。
站上新起點新跑道,要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一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已成為福建企業家們的高度共識。
走進南安的九牧集團5G智能馬桶燈塔工廠的注塑車間,工人忙碌的景象已然消失,在生產線上,幾十臺注塑機安靜地運行著;專為這座工廠定制的機械臂靈活地分揀物資;聯入5G專網的AGV小車與生產流水線、智能立庫信息互聯互通,滿載物料自由穿梭……
“燈塔工廠”,被譽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代表當今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最高水平。從“制造”走向“智造”,企業也從中受益。
創立于1990年的九牧集團,是一家以數智衛浴為核心,集研發、制造、營銷、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創新型國際化企業,是行業首創5G燈塔工廠。
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九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孝發向大會提交了《關于綠色科技賦能家用機器人新興產業,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提案,就推動發展智能家用機器人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等方面建言獻策。
林孝發建議,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以綠色科技創新賦能制造業,推動智能家用機器人產業高質量、高效率、可持續發展。激勵制造企業數智化轉型,實現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以數智化為主攻方向,以AI、工業互聯網、物聯網、5G、大數據、云計算等為關鍵底座,從生產制造、供應鏈、營銷、服務、管理,全鏈條全流程推動產業結構高端化、能源消費低碳化、資源利用循環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品供給綠色化、制造流程數字化轉型。
今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氫能等未來產業,推進福州、廈門、泉州人工智能產業園建設。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福建省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同時,福建以雄厚的信息產業基礎為支撐,大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在福建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強大算力驅動下,全省人工智能產業展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成為引領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在政策層面上,福建不斷加碼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作為創新福建發力的新賽道,2023年9月,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福建省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十條措施》提出布局提升算力基礎、提供普惠算力服務、推動數據開放應用、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等十條措施,搶抓發展機遇,布局人工智能產業。
福州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程樹英表示,今年全國兩會讓她感受到,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浪潮中,加快構建新質生產力對于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她認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要加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其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提供基礎產業支撐;發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謀劃類腦智能、量子信息、第三代半導體、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未來產業,贏得未來發展先機,帶動傳統產業更新迭代,推動產業體系整體向高端邁進;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整合,促進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深度融合,實施產業集群躍升工程,打造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集群。
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是福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縮影。2023年福建鋰電池出口規模首破千億元,躍居全國第一。福建已形成以寧德、廈門為重點區域的鋰電產業集群。
多年來,福耀集團每年在創新方面的研發投入超過營收的4%,形成了覆蓋汽車玻璃全產業鏈的自主創新能力。目前,福耀已實現關鍵技術100%自主可控,先后主持或參與編制46項國內外標準,成功解決了13項技術難題。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七大重點領域,福建還前瞻布局了量子信息、6G、基因與生物技術等未來產業。目前,全省已有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企業3628家,建成4個國家級和17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2萬家。
依托寧德時代,寧德先后引進了80多家上下游企業,覆蓋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以及電池回收等產業鏈,打通研發、制造、服務等環節,使龍頭企業80%的采購可就近實現,打造出了全球知名的鋰電新能源產業。
近年來,福建持續推動支柱產業發展壯大和產業鏈提質增效,以支柱產業引領產業體系升級,產業面貌發生了新變化。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屏”的局面有效轉變,“增芯強屏”步伐加快;現代紡織服裝產業已形成“前端化工原料、上游化纖制造、中端紡紗織染、下游鞋服產品、配套紡織機械等”省內最完整、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鏈,是我省規模最先超萬億元的產業。
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全產業鏈協同發力,發揮政府主管部門、上下游企業、創新型民營企業、高??蒲袡C構等不同主體優勢,創新機制,貫通產學研用等環節,放大資源整合效應,協同推動我省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林向武說道,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聚焦綠色低碳轉型和數字化轉型,瞄準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在綠色低碳領域,建議關注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在數字化轉型領域,要聚焦項目管理的數字化,加大在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方面的技術攻關,大力推進系統代腦、機器代工、工廠代現場,用數字技術賦能項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2024-03-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