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二月初二,也就是民俗所講的“龍抬頭”,這一天的傳統習俗包括龍頭節、土地會、吃豬頭肉等,而傳統禁忌有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車、不理發等,其中不理發是全國大多數地方都講究的,而今天各地的理發店必是人頭涌涌,大家都希望在“龍抬頭”的日子理發圖個吉利,因此理發的價格大多是平時的3-5倍。
那么為什么二月初二被稱為“龍抬頭”?為什么這一天要理發?
一、龍抬頭的由來:
二月初二其實也是春耕節,傳說由伏羲開始,每年二月初二都是君王親耕的日子,所以從本質上講,二月初二很多寓意和習俗都是和農事活動相關的。
二月初二正是驚蟄春分前后的時間段,仲春剛開始,萬物復蘇,期待德澤,冬眠的蟄蟲紛紛出洞,桃將紅李將白,春耕就此開始。根據《說文解字》記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也就是說,春分龍會開始登天,直到秋分潛入深淵,登天的第一個動作想必就是龍抬頭了。而根據民間傳說,這一天掌管興云降雨的龍神會醒來,醒來的第一個動作想必也是龍抬頭。
同時,二月初二前后,角宿會從東方地平線開始升起,角宿是四象二十八星宿的東方七宿之一,東方七宿組成了龜蛇互纏的現象,所以又稱青龍七宿,角宿剛好就是龍頭的位置,所以二月初二又稱“龍抬頭”。
而刊行于崇禎八年的《帝京景物略》也明確提到:
“二月二,曰龍抬頭,煎元旦祭余餅,熏床炕,謂之熏蟲兒,謂引龍,沖、蟲不出也 ”
二、關于理發:
二月初二“龍抬頭”必須理發剃頭的習俗其實是很晚的,古代人們是不能剃頭的,《孝經·開宗明義》就提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所以理發其實只是整理頭發而已。
但是滿清入關后,強迫漢人剃發易服,改剃滿族發型,為此還曾發生屠殺事件,漢人被迫剃發,每年正月,親友團聚,看到大家都被剃了頭,忍不住思念舊日漢人河山,因此就有了正月剃頭“思舊”的說法,這就是“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由來。
既然正月不剃頭了,那么到了農歷二月,原本剃發的位置必會生出雜亂的頭發,形象肯定不佳,所以大家就會擇日理發,而剛好二月初二又是傳統的“龍抬頭”,所以大家就擇此日理發,這是期待鴻運當頭的吉祥寓意。
以上的六甲番人整理的關于二月二龍抬頭的故事,希望您能希望,更多精彩,也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流浪地球導演創作"龍抬頭"插畫 致敬醫護人員2020-02-26
- 二月二龍抬頭 福州生產生活逐漸恢復2020-02-25
- 二月二龍抬頭各地習俗匯總 二月二理發需要帶身份證嗎?龍抬頭是什么?2020-02-24
- 最新見多識廣 頻道推薦
-
道指技術性熊市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出現技術2020-03-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