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者,乃炎熱之極也”
不覺間就迎來“大暑”節氣,
這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了。
大暑,一年最熱時
今年梅雨期超長,幾乎見天都是雨水霖霖,氣溫也一直徘徊在“2”字頭,舒適得都有些涼意了。讓人有夏天還未開始,就要結束的錯覺。當然這只是錯覺。
古語云“大者,乃炎熱之極也”,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濕熱交蒸”也在此時到達頂點,所以不能開心得過早,心理上還應做好“戰高溫”的準備。
舊時,人們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這個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滋養植物,農作物在此期間生長最快。
兒時夏日,風涼自生
雖然已經工作了近卅年,每到大暑時節,還是會升起對暑假的渴望。往年此時,總是要安排休假,帶著放飛的孩子去世界各地游歷長見識。今年因為疫情影響,哪里也去不了,不由得隔著時空,懷念小時候的夏天。
在記憶中,那時的暑假特別漫長,大人要上班顧不上娃們,就把我們送到奶奶家住一段時間。
四川的民居大多坐落在竹林掩映中,修篁萬竿拂過屋頂,風涼自生。我們吃著奶奶做的巴蜀獨有消夏妙品“冰粉”,心思單純,全無暑熱。
白居易有詩所言:“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彼時的天宇,少有光污染,夏夜里看銀河橫亙是家常便飯。我最喜歡的,卻是黃昏時的火燒云。沒有高樓大廈遮擋,開闊的天地舞臺任云卷云舒,紅到發紫的晚霞,一路鋪陳,像要垂落到遠處的荷塘里。
回不去的不僅是童年,也有這樣晚霞彌漫的夏天。好在記憶美好,余溫可親。
“超長待機版”梅雨季終于結束
在江南地區,受夏季風的影響,大暑氣候特征除了高溫酷熱,亦多雷暴,且臺風頻繁。過了黃梅雨季,在大暑這樣的炎熱時節,滴雨似黃金,故而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等說法。
江蘇省氣象局有關專家介紹說,今年江蘇淮河以南地區于6月9日入梅,7月21日自南向北出梅,梅雨期持續43天,位列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位,真是名副其實的“超長待機版”。
根據最新天氣形勢分析,22日-26日,全省依然多陣雨或雷雨,部分地區雨量大到暴雨,這天氣看樣子是要接過梅姑娘的“接力棒”了,希望真如民諺所說帶來豐收年景。
從習俗來看,隨著時代發展,現在還在延續的大暑習俗已很少。在浙江臺州沿海有送“大暑船”活動,內載各種祭品的“大暑船”被送到海上點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們五谷豐登,生活安康。福建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在山東棗莊,人們會在大暑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
清涼祛暑,平安度夏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這個節氣,正值中伏前后,高溫悶熱,且雷陣雨最多,易挾濕。暑濕之氣乘虛而入,尤其老人、兒童、體虛氣弱者,更要注意預防保健。
氣候炎熱,則易傷津耗氣,所謂“無病三分虛”,根據《黃帝內經》“藥以去之,食以隨之”,“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等論點,此時飲食調養宜以清淡為主,多喝水、常食粥、多吃新鮮果蔬,少食肥膩、辛辣、煎炸食物,以清涼祛暑,增強體質,平安度夏迎來秋涼。
大暑前后,老南京會煮綠豆粥或者綠豆湯來消暑。有的家庭會吃一些涼拌的西瓜翠衣,其實就是西瓜皮與西瓜瓤之間的部分。西瓜翠衣有消暑清熱與利尿的功效。清代醫家王孟英所著的《溫熱經緯》一書中,有一個方劑叫做“清暑益氣湯”,以西瓜翠衣和西洋參為君藥,該方中,西瓜翠衣的作用是清熱解暑。
不過,醫生提醒,胃炎患者大暑時節飲食不可貪涼,寒性食物也要少吃,比如西瓜等,尤其是不宜食用冰鎮西瓜。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今日大暑要如何養身都有哪些習俗 今日大暑朋友圈說說文案詩句匯總2020-07-22
- 2019年大暑是幾月幾日!2019去暑節氣是哪一天?大暑節氣習俗一覽2019-07-23
- 最新見多識廣 頻道推薦
-
7月21日螞蟻莊園今日答題答案 哪個動作容易引2020-07-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