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5日11時23分,迎來小寒,標志著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到了。雖然小雪、大雪節氣是因雪而得名,但小寒反倒是天最冷、雪最多的節氣。小寒時節,日照和降水,都開始觸底反彈,而且是強力反彈。氣溫卻還在繼續觸底,風也變得更狂躁了。
1月5日11時23分迎來小寒
這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
倒數第二個節氣
標志著開始進入
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節氣知多少?
按時間順序,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干支歷子月的結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此時,太陽位于黃經285°。對于中國而言,這時正值“三九”前后,氣溫極低。
小寒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一到,就意味著要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根據我國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在北方地區小寒節氣比大寒節氣更冷,在北方有“小寒勝大寒”一說;但對于南方大部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
在古人看來,小寒的標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雁北鄉
“鄉”是趨向之意
大雁已感受到陽氣的萌動
開始向北遷移
二侯鵲始巢
喜鵲開始筑巢
準備繁衍后代
三候雉始雊
雉是野雞
雊為求偶鳴聲
雉鳩開始發出鳴叫
尋找愛情的春天
●你偏愛哪種美食?
過去北方冬季蔬菜匱乏,早在冬至就開始籌謀將白菜割去莖葉,只留菜心,離地二寸左右,覆蓋勿透氣,小寒時節再取食,脆嫩無比。久而久之便形成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
南京人會在小寒這天煮菜飯,用南京特有的矮腳黃青菜,與香腸片或板鴨丁配上生姜粒與糯米一起煮,香甜可口,堪比臘八粥。
●這六點養生秘訣要牢記
>>多吃溫補性食物
“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宜養護腸胃,少食生冷辛辣,宜五谷雜糧。
小寒時節,天氣寒冷,多吃溫補性食物,如鱒魚、薺菜、蘆筍、南瓜、腰果、山藥、大棗、桂圓、羊肉等,不僅暖身,還能補身。
>>進補不要盲目
雖然小寒是進補的好時期,但并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滋補分為四類:
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如動后冒虛汗、精神疲乏者等,宜用紅參、紅棗、白術、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唇蒼白者等,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
補陰針對陰虛體質,如夜間盜汗午后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等體征,宜用冬蟲夏草、白參、沙參、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
補陽針對陽虛體質,如手足冰涼、怕冷、腰酸等體征,可選用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
陰虛陽盛的體質更宜選用冬蟲夏草、石斛、沙參、玉竹、芡實之類,配伍肉禽煲、燉湯水進補。
>>警惕呼吸道疾病
小寒前后之所以寒冷,是因為強冷空氣及寒潮冷鋒活動頻繁,易造成氣壓、溫度、濕度等氣象要素的劇烈變化,人們往往難以適應而感染各種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等。
此外,精神上宜樂觀平和,還應注意室內通風,外出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防寒保暖
小寒節氣,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頭部、腹部和足部。夜晚睡覺時不要緊靠墻,防止“冷輻射”。
>>適當鍛煉
天氣寒冷,多運動,促進血液加快流動,讓身體變得暖和。
>>保持樂觀
精神調養方面,要盡量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合理用腦,有意識地發展心智,培養良好的性格,時刻保持快樂,心態平和,振奮精神,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樂趣。避免勞累過度,積勞成疾。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6日5時30分“小寒”:季冬開始三九至 舊歲近暮新歲來 標志著季冬時節正式開始2020-01-05
- 最新見多識廣 頻道推薦
-
成語八面玲瓏最初是形容什么 窗戶寬敞明亮還2021-01-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