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九九重陽節,在古代,有重陽登高的習俗,很多詩人都寫了登高詩,那么,古人常說的重陽節登高就是指爬山嗎?下面八寶網小編就帶來介紹。
古人常說的重陽節登高就是指爬山嗎
螞蟻莊園10月14日答案:并不是。
答案解析: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重陽登高,人們為驅邪避禍而于九月初九這天爬山登高以辟邪延壽,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有一種說法是登高辟邪,在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而古人們為了避免接觸到邪氣,所以才在九九這一天登高以避邪氣。
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重陽節還有哪些習俗?
1、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當今的重陽糕,仍無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
2、賞菊并飲菊花酒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及飲菊花酒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當天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3、插茱萸和簪菊花
古代盛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除了佩帶茱萸,人們也有頭戴菊花的習俗。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彩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4、放紙鷂
紙鷂亦現在的風箏。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以上就是有關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信息請繼續關注。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見多識廣 頻道推薦
-
古人常說的重陽節登高就是指爬山嗎? 螞蟻莊2021-10-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