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你拍的這些蘑菇,千萬不要采。下次見到任何野筍野果都別采來吃啊。”5月18日在白云山景區,食藥監人員和景區管理人員一同勸說一名街坊。這位街坊陳阿姨正在食藥監的宣傳部門,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她爬山時發現并拍照存在手機里各種各樣野蘑菇。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食品監管執法分局、白云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在白云山山頂公園聯合舉辦了一場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宣傳活動,引導市民養成不采食野生蘑菇的良好習慣,避免誤食有毒蘑菇造成中毒事件。記者現場了解到,4月至6月是廣州地區潮濕悶熱多雨的季節,特別適合野生毒蘑菇繁衍,就在白云山景區周邊,很多每天爬山的市民都會發現各種各樣的野蘑菇,景區工作人員也十分繁忙,保潔、綠化人員一旦見到野生蘑菇,都會進行清理鏟除,謹慎防范有市民誤采誤食中毒。
來源不明的在售“野生蘑菇”要慎食
食藥監人員介紹,我國蘑菇的品種非常豐富,可食用的蘑菇有300多種,有毒的蘑菇也有80至100多種。4月至6月是廣州地區野生毒蘑菇生長的旺盛期。鑒別蘑菇是否有毒,以往是靠傳統經驗,現今比較可靠的毒菇鑒別方法是根據蘑菇的形態學特征的分類鑒定。野生毒蘑菇和野生蘑菇形態、顏色都比較相似,公眾和一般醫務人員難以鑒別,多需要相應的專業人員來進行分類鑒定。
據介紹,人一旦誤食毒蘑菇,半小時到6個小時就會出現癥狀。中毒類型主要分為胃腸型中毒、神經精神型中毒、溶血型中毒、多臟器損傷型中毒等。比如誤食后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精神錯亂、產生幻覺等癥狀,嚴重的可出現溶血、肝臟和腎臟損傷等癥狀。
食安人員提醒
目前對有毒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且毒蘑菇中毒癥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如有市民食用蘑菇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伴頭暈、頭痛、四肢乏力等癥狀,要立刻進行催吐并立即到醫院診治。市民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毒蘑菇鑒別方法;不要輕易采食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對于市場上售賣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輕易食用;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游等單位不要自采、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公眾飲食消費安全。工作人員還在現場增設有食品安全快檢服務,為有需要的市民現場快速檢測食品的有關指標。本次活動,共向市民群眾派發預防野生毒蘑菇中毒、12331投訴舉報手冊等宣傳資料共5000多份。
責任編輯:劉微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蒙面唱將蘑菇是誰?蒙面唱將3蘑菇真實身份是袁成杰還是方大同?2018-11-06
- 寧德一對夫妻吃了野蘑菇 花十多萬救命2018-07-06
- 廈門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別采野蘑菇 小心有毒2018-06-28
- 最新健身減肥 頻道推薦
-
“大姨媽”期間,看到食物要克制,但這5種食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