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無限流量服務重啟,國內運營商們“無限流量”貓膩仍在持續。日前,美國第一、二大電信運營商Verizon和AT&T接連宣布將為用戶提供“上不封頂”的流量服務,至此,美國四大運營商都恢復了無限流量。與此同時,大洋此岸的中國電信市場在去年也都紛紛推出了無限流量套餐,不過,運營商們推出的“無限流量”貓膩不斷,限本地使用、超出套餐強制限速等條件苛刻,“無限流量”已名不副實。
“無限流量”成標配
無限流量業務在中美兩國電信市場成為標配。美國市場,Verizon日前宣布將為用戶提供“上不封頂”的流量服務,客戶同時可以享受不限時的語音通話時間、流量和短信。Verizon證實,Verizon無限流量套餐單月資費80美元,四口之家優惠為每個號碼45美元,雙人套餐每人每月70美元,三人套餐每人每月54美元。每月80美元的單人無限套餐包含了20美元的線路接入費。無限流量套餐還允許用戶將手機的流量分享給筆記本電腦或其他設備。Verizon之后,美國第二大運營商AT&T也正式宣布,重新面向全部用戶提供無限流量套餐。至此,美國四大運營商都重新向用戶開放了無限流量套餐。
除了美國電信市場的四家巨頭,國內三大運營商也在去年陸續推出“無限流量”套餐。北京聯通去年率先推出4G本地流量隨意享套餐,月費46元,包含60分鐘語音,市話長途都能打,在北京地區使用時,接聽、流量全免費。
隨后,北京移動推出一款46元4G流量隨意享的套餐。每月用戶擁有1.5G本地4G流量和全國60分鐘通話時長。中國電信的磅礴卡套餐費用每月也是46元,用戶每月享受2GB的本地4G網速流量。
此外,上海聯通、河南聯通和廣東聯通此前也相繼推出了無限流量、通話的“冰激凌套餐”,目前月費5折,199元起(截止到3月31日)。
“假無限”流量
不過,看似即將成為用戶標配的“無限流量”業務暗藏不少貓膩。北京聯通用戶陳先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辦理的聯通“無限流量”業務后,只能在北京本地區時享受高速上網,走出北京進入河北省便無法享受“無限流量”服務,同時,陳先生透露說,當用戶所辦理的套餐超出規定流量數時,還會被限速,上網體驗奇差。
北京商報記者從聯通方面了解到,北京聯通推出的46元套餐,用戶在北京地區上網時,使用本地流量超過1.5G后,上網速率限速至最高128Kbps,次月1日起恢復正常網速。不過,聯通方面表示,128Kpbs的上網速率完全可支持用戶瀏覽網頁、使用手機社交App等基本上網需求。當用戶在外地上網時,上網速率不受影響,流量單獨計費。
移動和電信也推出類似條件苛刻的“無限流量”業務。北京商報記者分別從北京移動和中國電信方面了解到,北京移動用戶使用流量超出套餐內的流量后,手機網速將降到最高只有128Kbps的2G模式,可以無限使用,不再額外收費。電信用戶超出2GB后,本地流量可以繼續免費使用,但是將會限速,最高速度為3.1MB。
除流量限速之外,國內運營商推出的“無限流量”業務還有使用地限制,一般情況下“無限流量”只能在本地使用,異地使用將另外產生費用。甚至有部分運營商提出,“無限流量”套餐業務只支持新用戶使用,老用戶無法辦理。
對于有條件的“無限流量”,用戶的意見褒貶不一。有的用戶認為,不管是降為3G還是2G,能夠滿足用戶瀏覽網頁、使用手機社交App等需求足矣;也有用戶指責這是運營商對消費者的“惡意欺詐”,徒有其名,2G和3G的網絡速度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各式各樣的上網需求,尤其是對于圖片下載和視頻觀看。另有網友稱:“網速有點坑,感覺回到了2G時代,刷個網頁都要幾分鐘,不希望繼續使用這項服務了。”
資深通信專家項立剛表示,限速最高128Kbps,這個速率大體上相當于2G,但用戶實際體驗時,下載速率已不到20Kbps。一般情況下,打開一個網站往往需要20Kbps的速度,尤其是剛剛享受完4G高速網絡之后的用戶,瞬間跳轉至2G網絡,體驗糟糕。
技術成本關難破
對于“無限流量”為何貓膩不斷、條件苛刻,北京商報記者分別聯系到國內三大運營商,但截至發稿,三家都未給出回復。
律師表示,如果運營商在相關介紹里面清晰、準確地告知消費者,網速會在什么情況下降速,有哪些限制條件,就不會涉及到虛假宣傳和損害消費者知情權的問題,但如果沒有詳細告知消費者,只是夸大“無限流量”,就觸及到了法律。
北京商報記者撥打了中國移動10086查詢電話,咨詢46元“無限流量”套餐,客服清楚詳細地介紹了該套餐包含的分鐘數和流量,也對超出1.5G流量后將降速做了詳細說明。另外,聯通和電信也對這些限制條件做出明確標示。
通信世界網總編輯劉啟誠認為,運營商推出這項服務顯然是一種市場策略,也是一種炒作手段,雖然是“無限流量”,卻被轉化為低速網絡,這會造成用戶體驗差的后果,也砸了自己的牌子。
產業觀察家洪仕斌也指出,從本質上來說,各大運營商推出的“無限流量”只是運營商為了吸引消費者入網的一種營銷方式,雖然說讓利給用戶,但這種套餐的成本并不高,所謂的“無限”其實是有水分的,但通信市場的競爭正處于白熱化階段,為了爭奪用戶,運營商們都得適應“時代潮流”。
一位不愿具名的通信技術專家分析稱,運營商每個基站的接入數量是恒定的,如果都給用戶優惠接入,結果就會影響所有用戶的上網速度。目前的通信技術還達不到為所有用戶都提供無限的高速網絡。
同時,如果給用戶提供“無限”的流量,在成本方面,運營商也要承擔不小的壓力。國內某運營商內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運營商提供無限流量確實要為此付出更多成本,最基礎的成本就包括計費體系增加模塊的成本,加之運營商流量收入也會減少。
項立剛也指出,運營商的一部分重要成本來自于為保證高質量服務必須不斷增加基站建設,基站包括微微基站、微基站、宏基站,成本從1萬元到幾十萬元不等,基站建設還包括占地費用、后期維護費用、用電費用等,粗略估算,運營商整個網絡運營、維護、用電等花費可達約1000億元/年。
責任編輯:唐秀敏
- 美國運營商AT&T不再獨享 三防版三星S8國際版現身2017-09-11
- 老外給運營商的5G實力排了個名 中國移動列第四2017-07-12
- 印度運營商成超級價格屠夫 本月將推50元4G手機2017-07-06
- 別被運營商忽悠了 真正的不限流量套餐是這樣2017-06-27
- 從其它運營商切換 美國運營商Sprint提供1年無限制服務2017-06-14
- 手機廠商要玩\“新技術\” SIM卡聽后 坐不住板凳了2017-05-22
- 移動聯通電信無限流量:都狂限速 性價比最高是它2017-05-22
- 手機廠商自己搞運營商?2017-05-22
- 運營商情何以堪:手機廠商要拋棄SIM卡2017-05-22
- 百兆寬帶哪家最值2017-05-19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滿血版vs非滿血版 同配置筆記本之間就差在這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