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國“終結者”——液態金屬機器人的中科院、清華大學劉靜團隊又有新發現。
細胞吞噬外界顆粒的“胞吞效應”,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種行為。據央視新聞4月29日報道,劉靜研究員帶領的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小組團隊最近發現,液態金屬也會做出這樣的“行為”,除此之外,它們甚至還會“呼吸獲能”。劉靜描述稱,“這有點像生命”,所以將其稱為“類生物行為”。
日前,這一研究成果以封面形式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尖端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
早在2015年3月,劉靜團隊就發表論文稱,他們研制出了世界上首臺液態金屬機器。該研究成果為研制實用化智能馬達、血管機器人、流體泵送系統、柔性執行器乃至更為復雜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這次發表在《尖端科學》雜志上的,是劉靜團隊的最新發現。
央視報道液態金屬吞噬現象
不同于常規環境下的固態金屬,鎵銦合金即使在室溫下也能保持液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態金屬。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與清華大學聯合小組研究發現,溶液環境中的液態金屬液滴,在受到電場或化學物質的作用時,會產生類似于細胞吞噬外界顆粒的胞吞效應,能高效地將周圍的顆粒吞入體內。這一發現也開辟了一條構筑高性能納米金屬流體材料的新途徑。
這種神奇的吞噬現象并不是液態金屬唯一的類生物學行為。研究小組還發現,當把金屬液滴部分浸沒于堿性溶液、并部分暴露于空氣中時,處于液態金屬與空氣交界面的溶液會出現規律性的振蕩。
劉靜描述稱,從實驗觀測來看,它就像肺泡一樣。所以我們把它命名叫呼吸獲能。它完全就是靠這個環境、空氣或者溶液的相互作用,就有點像生命。
劉靜研究小組2016年8月發現,在電解液中,一塊鎵基液態合金,在“吞食”鋁作為食物或燃料后,竟可以變形機器形態長時間高速運動,實現了無需外部電力的自主運動。
“有趣的是,我們觀察到,這種變形機器不僅能在自由空間運動,還能在各種結構槽道中前行。更令人驚訝的是,它還會根據槽道的寬窄自行調整,拐彎時則有所停頓,好似人在遇到障礙物‘思索’后行進,像極了科幻電影《終結者》中的液態機器人。”
劉靜說。他們稱該液態金屬機器為“軟體動物”,因為它呈現的一系列非同尋常的特性,已經相當接近自然界簡單的軟體生物。
責任編輯:林晗枝
- 醉駕司機瘋狂沖卡致3人受傷現場圖曝光 一民警心跳呼吸曾一度停止2017-05-07
- 患者戴VR眼鏡可提升放療精度2017-04-28
- 臺北市驚傳槍聲 出租車乘客疑中彈無呼吸心跳2017-04-01
- 打鼾是小事?你一定不知道很多人因為這個病喪命2017-02-28
- 新一輪霧霾來襲!圖解中國哪些地方最適合呼吸2016-12-16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滿血版vs非滿血版 同配置筆記本之間就差在這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