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病人在手術不久后就去世了。
英國在2015年2月進行了該國首例機器人心瓣修復手術,結果現場大亂:
機器人把病人的心臟“放錯位置”,還戳穿大動脈;機械臂“亂動”打到醫生的手;醫生之間的交流全靠“吼”,因為機器人主機發出的聲音過于嘈雜……
結果,這位病人在手術不久后就去世了。
據《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消息,自本月5日起,這場手術的主刀醫師和其助手被英國紐卡斯爾市政府傳喚,展開為期5天的聽證調查。而從醫生口中還原出的當時場景來看,機器人“暴走”的背后,可能還有人為因素。
“還沒學會走路,就想著要跑步”
主刀醫師納伊爾(Sukumaran Nair)表示,自己曾錯過兩次機器人手術培訓課程,其中一次是因為自己還有另一臺手術太忙,抽不了身。“準備不足,我就像是還沒學會走路,就想著要跑步一樣。”
而當天是他本人第一次使用該型號的機器人進行心瓣手術。這臺手術在當時,也是英國國內首臺機器人心瓣修復手術。
當天的手術中,醫生間的交流原本是通過話筒進行,但由于機器人主機發出“刺耳”的聲音,很難進行溝通。當時他發現機器人把病人的心臟“放錯位置”后,必須向其助手佩萊(Thasee Pillay)大叫才行。
他隨后還看到機械臂“亂碰”助理醫生的手,當場又一次大叫。
現場示意圖 圖自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
結果,機器人把病人的大動脈戳破,血濺到機器人的攝像頭上,導致這臺機器“失明”。這時,納伊爾準備向在場的2位醫用機器人專家(往往會在手術室內監控機器人的情況)求助。但他一抬頭,發現兩人“不見了”。
隨后調查發現,這兩人當時已經離開手術室,稱“不想打擾醫生工作”。納伊爾最初覺得“他們可能是去喝咖啡休息了”,但其實兩人已經回家。
醫生不得不關掉機器,開始親手操刀修復病人的動脈。但當時病人的心跳已經“相當微弱”。手術結束后不到1周,病人就在醫院去世。
納伊爾說,從那次事件以后自己主刀的手術再也沒有使用過機器人。
本次聽證調查預計在當地時間9日結束。
“技術壟斷,美國一臺1000萬,到國內翻倍”
責任編輯:劉微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日本東京今冬發生數起掃地機器人引發的火災2019-02-20
- 英國將開發小型機器人用于地下管道檢修2019-01-03
- 劍橋大學研發3D打印機器人手 可靈活“彈奏”鋼琴2019-01-02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摩拜單車漲價是怎么回事 共享單車為何都漲價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