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順風車行業籠罩在一片陰影下,幾近被監管部門叫停。而近期,隨著2019年春運高峰期逐步臨近,順風車行業似乎迎來了一絲復蘇。
今年元旦,嘀嗒出行發布了《嘀嗒順風車合乘公約2.0》,在劃清順風車與網約車界限的同時,向外界強調該平臺業務的合規性,似乎有意為自己開展順風車業務掃清障礙。
另一邊,哈啰出行更是高調宣布進軍順風車業務有了實質性進展。日前,哈啰通過現金及優惠券等獎勵方式促進拉新,對外宣稱,該平臺順風車車主的招募注冊量在短短20天內即達到一百萬,受到外界頗多關注。
不過,藍鯨TMT調查發現,哈啰本次拉新活動也引發了部分參與司機的質疑,例如,有已在哈啰注冊的司機向記者表示,哈啰順風車并沒有如預告中一樣盡快在當地上線,平臺贈與的優惠券或許無用武之地。
順風車行業復蘇,哈啰高調進軍順風車
今年1月14日,哈啰出行官方微博推文公布了將在1月下旬首批試運營的城市,包括上海、杭州、廣州、東莞、合肥及成都,正式宣告平臺旗下順風車業務的起步。
據順風車司機趙師傅回憶,雖然在過去的一年,順風車市場經過了一番波動,但用戶對于順風車的需求仍真實存在。
趙師傅身在合肥,他告訴記者,當地不少白領在市區經濟開發區工作,而很多人則住在距離經濟開發區30公里之遠的肥東縣城等地方。有上下班長途開車的車主,更有等待搭順風車的乘客,打車的費用又讓這些工薪階層略顯尷尬,某些地方順風車需求缺口一直沒得到解決。
在其他新興城市同樣也存在這樣的現象。伴隨著地方經濟的快速攀升和高新技術園區的落地,當地人面臨著住員工宿舍還是長途打車回家的難題。比如武漢,以東湖高新及未來科技城等代表的地區吸引了小米、華為和騰訊等諸多企業,但據園區的員工反映,公司宿舍供不應求,排隊時間一度長達4、5個月。
員工如果不坐企業班車,就只能自己嘗試通過公共交通等方式克服路遠問題。在這背后,順風車或能扮演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但在商業開發上目前仍然處在比較初期的階段。
“園區里的人也自發組建了拼車群。大家都會在上下班的時候尋找順路人:有的是車找人,有的是人找車。并沒有刻意的去收路費。夏天天氣熱,如果愿意,有人會給司機帶瓶水,有人會主動給司機發一個紅包當油費。”一位園區車主表示。
而在春運期間,順風車的需求也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在今年滴滴首次缺席的情況下。一位杭州網友告訴記者,雖然順風車安全問題一直被乘客所顧慮,但是通常情況下,安全問題并不是很普遍,而順風車能省下大量的時間成本。順風車可以滿足她“點到點”的出行需求,但是若不用順風車,在春運中她得經歷先打車或公交到客運站,再從客運站乘坐快客回到家鄉,再坐公交回家的繁瑣過程。
可以想象,順風車的背后,仍存在特殊人群的潛在市場。
趙師傅回憶稱,此前滴滴順風車的抽成比例約為10%,嘀嗒幾乎與之相近。若以此為標準,按30公里車費30元計價,并結合前述2018年滴滴春運數據計算,3000萬訂單的流水破億元絕非難事。在滴滴的3000萬訂單中,51.2%行駛里程為30-100公里,20.8%為100-300公里,合計就占據了72%。而永安行發布的財務數據顯示,哈羅單車(哈啰出行前身)在2017年全年營收也僅為1.28億元。
哈啰燒錢拉新方式引司機質疑
在杭州一哈啰順風車司機群中,不定期有網友轉發哈啰順風車的拉新圖片。據圖片顯示,只要用戶成為哈羅順風車主,便能獲得5元現金獎勵并能馬上提現。司機趙師傅告訴記者,這是哈啰順風車近期招募司機的一種推廣方式。
“我邀請你,獎勵我10元,獎勵你5元;如果邀請10個人,我就有10個人的獎勵。但前提是你必須是有效通過認證的車主。”趙師傅說道。采訪之余,趙師傅甚至不忘向記者發出注冊邀請。
根據活動規則介紹,自今年1月18日起的一周內,邀請者可根據邀請成功的累積次數獲得補貼,每日最多可獲得1萬元,累積最多獲得10萬元。除了現金,趙師傅稱還有接單券等補貼下發至賬戶內。
刺激用戶去尋找用戶是近些年來互聯網公司新興的手段,比如趣頭條等資訊平臺,和社區電商。雖然在業內人士看來,此種方式也能視作創新,但激進的營銷手段背后也透露出對互聯網流量紅利殆盡的焦慮。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律師認為,只要購買或者提供實打實的服務或商品,不會存在太多法律意義上的風險和社會危害性。
但司機群體中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甚至不滿,有司機向記者表示,雖然自己已經在哈啰平臺進行注冊,但哈啰順風車卻并沒有如預告中一樣按時在當地上線。隨著平臺贈與優惠券的截止日期越來越近,部分司機質疑這樣的營銷方式并沒有實質意義,涉嫌欺騙。不過在哈啰順風車的預告海報中,也從未表示業務具體在何時上線。
“說了好幾個星期但一直也沒開(順風車業務),如果等到了過年的時候才開,那會兒還會有誰出來開順風車?”趙師傅對此頗為不滿。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出行平臺的核心資產在于司機,如何能夠獲取寶貴的運力資源對于哈啰出行接下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哈啰如何化解司機對平臺拉新促活方式的質疑,以及如何將實際的推廣落到實處,應該是該平臺急需解決的問題。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大學生順風車身亡事件始末 大學生打順風車身亡誰該負責?2019-03-29
- 大學生順風車身亡事件始末,大學生順風車身亡真相曝光令人惋惜2019-03-29
- 順風車需求量持續走高 專家:應創新監管模式2019-03-11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摩拜單車漲價是怎么回事 共享單車為何都漲價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