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只需繳納1350元費用成為會員,就能使用所謂“人才流失預警機制”功能,實現單位人員異動“早知道”——

      第三方平臺,誰給了你“告密”的權利?

      “我確實想跳槽,但還沒考慮清楚,只是更新了簡歷,現在老板都知道了,我真是‘騎虎難下’,不知道該怎么辦了。”近日,在北京一家語言培訓學校工作的李先生無奈道。

      采訪中,記者發現,更新簡歷卻被“告密”,李先生的遭遇不是個例。

      對勞動者而言,跳槽的順序多是先找好“下家”再辭職。然而,不少勞動者表示,“前腳剛更新簡歷,后腳就被單位人事部門叫去談話”。那么,是誰在“告密”?對此,《工人日報》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第三方平臺“告密”跳槽動向

      “我覺得隱私受到了侵犯。”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擔任客戶經理的孫先生告訴記者,因工作經驗豐富,他想去更好的平臺發展,但考慮到房租和日常開支的壓力,孫先生想找到下一家公司后再提辭職。

      然而,當他在求職網站上更新了簡歷,隔天就被公司的人事部門叫去詢問離職一事,“雖然離職是遲早的事,但畢竟在這里工作了這么多年,想跟公司好聚好散。但如此被公司‘監視’,太讓人心寒了。”

      記者了解到,孫先生所在的公司是通過第三方平臺提供的“人才流失預警機制”功能從而掌握了員工動向。第三方平臺利用技術手段獲取其員工數據后,借助數據分析為該公司生成員工流失報告,公司只需支付一定費用就能享有這項服務。

      采訪中,針對第三方平臺提供的“人才流失預警機制”,勞動者態度不一。

      從事房屋銷售的裴先生認為“沒底線”。在他看來,勞動者有擇業的自由。在沒完全決定是否要離職時,如果因第三方平臺泄露簡歷更新信息而導致勞動者被辭退或降薪,“那勞動者找誰說理去?知道自己的簡歷信息被用人單位監控,就算勉強留下來,以后用工雙方缺乏信任,也沒法好好合作了,說是幫助單位留住人才,其實就是販賣信息。”

      不過,也有人認為要辯證看待“人才流失預警機制”。“想辭職,無外乎對薪資待遇不滿,正好可以借此機會提出加薪要求。而對鐵了心要辭職的人來說,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是不是提前知道并不重要。”在北京一家雜志社新媒體部門工作的張女士說。

      花1350元就能獲取跳槽“預警”

      記者在網上檢索后發現了一家提供“人才流失預警”服務的平臺,介紹可以基于大數據智能化監控企業人才流失風險,“讓人員異動早知道”。

      點擊該平臺的“流失預警”選項后,記者隨機綁定了一家公司,顯示需付1350元成為會員,才可獲取相關服務。該會員一年有效,可享實時監控員工動態、流失預警第一時間推送、專屬客服通道等服務。

      從網友使用截圖來看,該平臺在獲取相關數據后,會向服務對象發出“新發現1名員工有跳槽可能,請盡快查看”的信息。同時,還有HR專家提醒:員工跳槽存在多方面誘因,發現跳槽風險后,請不要直接質疑員工或攤牌式溝通,否則可能會導致員工的情緒化反應,甚至對企業造成負能量擴散。

      在北京一家廣告公司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沈女士認為,第三方平臺提供此類服務就是打著“預警”的旗號侵犯他人隱私,并以此牟利。

      “用人單位要掌握員工近況,應在平時多留意其行為狀態,并及時和員工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如果人員頻繁流失,管理者首先應自我反思,而不是借助非法獲取數據的手段來監視員工。這樣做就算留住了人,也留不住心。”沈女士認為,用人單位和員工之間應該保留最基本的信任和尊重。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力資源從業人員與沈女士持不同觀點,他所在的公司購買了“預警”服務,“企業重新招人、培訓等成本較大。通過‘預警’,能相對減少成本、降低離職率。另外也能通過與員工的談話,了解公司在人員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因“預警”而被侵權的維權難度大

      “如果因更新簡歷被‘告密’,導致勞動者被單位辭退或降薪,且侵權事實容易認定,基于違法事實,勞動者可向網信部門及其他監管機關投訴舉報。”北京達曉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朱思睿告訴記者。

      “不過類似情況,勞動者維權并不容易。”在他看來,維權難的原因在于,勞動者難以證明是第三方平臺泄露簡歷更新信息而導致自己被辭退或降薪,另一方面,如果因泄露數據給勞動者造成損失,勞動者可依法要求賠償,但離職帶來的財產損失缺乏認定程序,難以證明,這給勞動者要求賠償造成困難。

      西安市的一名律師告訴記者,互聯網是目前個人信息受到侵犯最常見的領域之一。考慮到個人信息保護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在多部法律中均有個人信息保護條款的規定,針對某些特殊問題也單獨制定和發布了法律法規,如《網絡安全法》等,但仍然缺乏專門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規。

      對此觀點,北京市尚公(西安)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煜表示認同。他告訴記者,關于公民個人信息的問題早前就有研究,立法也在持續不斷修訂中,但目前為止還沒有出臺專門針對個人信息安全的完整的法律。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廣東公司董事長魏明提議加快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并加強APP“越界”收集信息的治理。

      記者獲悉,全國人大常委會已將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列入本屆立法規劃。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姚青松提醒道,個人應具備對自我信息的保護意識,例如能虛擬的信息盡量虛擬,不要到處使用相同的口令,尤其是重要網站的口令要保護好。

      (關晨迪)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视频.com| 亚洲天堂男人影院|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V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无码 |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91亚洲va在线天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极品色天使在线婷婷天堂亚洲|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综合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