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華爾街日報等外媒的報道,華為向美國通信運營商Verizon發起了關于230余項專利的授權費請求,總金額超過了10億美元。
Verizon 并不是華為的客戶,但是在采購核心網絡設備、有線基礎設施和物聯網技術時,來自20多家供應商提供的設備與技術涉及了華為專利,于是華為以此為理由向實際使用者Verizon請求專利費用。
在回應媒體詢問時,Verizon表示這不只是運營商的問題,并已經向美國政府報告。此前華為受“實體清單”影響,在美國本土的業務以及涉及到美國合作伙伴的商業行動均被限制,此番向美國第一大運營商要求授權費或許正是華為的反擊措施。
Verizon CEO曾在上個月的采訪中表示,自身業務與華為沒有直接關聯且不受禁令影響。Verizon早早做過澄清卻還是有了如此結果,恐怕并非華為單方面導致,而是另有誘發事件的外部原因。早在去年,就有媒體報道華為、中興等企業在美國的運營商合作中,受到來自外部力量的干擾使業務難以正常展開。
目前華為還沒有就此事作出回應,但能夠向一向強勢的運營商要專利費,就反映出華為在海外市場也擁有了極強實力,可以通過知識產權保護條例來維護相關技術的價值和權益。
擁有專利,帶給華為的優勢
水滴石穿絕非一日之功,對于敢向強勢的運營商要求專利費的華為也是如此。過去三十多年間,華為一直在進行技術研發的同時也積極申請專利,如今已經擁有了大量的專利來保護相關研發成果。
從最早的通信市場到現在聲名赫赫的消費者終端業務,華為進入的每個領域都存在著各大公司所把持的知識產權,想要帶來相應產品必然要和專利打交道。一般的公司往往會選擇繳納專利授權費來解決問題,而華為選擇了另一條路。
華為積極研發的名聲被廣泛傳播:無論是交換機、路由器或是通信基站等商用產品,還是我們更加熟悉的華為手機、家用路由器等終端設備,都離不開華為自己的專利。
光是在中國國內,華為目前就已經擁有了近13萬項專利,涉及到其進入的各個領域。豐富的專利儲備,也讓華為在被其他廠商要求專利費用時,能夠得到更有利的談判結果。
專利儲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專利中蘊含的技術,華為集整個公司之力創造出來的技術做到了什么?華為通信設備從歐洲和國內起家,被越來越多的運營商和商用客戶認可,直至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廠商。
而華為手機,不僅有了自研的麒麟系列處理器,更是成為了國內少有的自研基帶的手機廠商。在這些技術加持后,我們能看到華為手機可以在諸如拍照等領域,獲得了在同一領域中堪稱優秀的成績。
包括華為在內的世界數十家企業參與并完成5G標準制定之后,將要投入商業使用的5G首先要面臨的,就是網絡的搭建問題。華為在5G標準制定議題中,成為了全球擁有5G相關專利數量最多的企業,這給華為在5G網絡建設相關的業務中提供了優勢。
華為在今年帶來了基于“天罡”的5G網絡基站,得益于專利背后的技術理論支持,相比其他公司所提供的產品能有更好的網絡性能和建設的便利。再配合華為擁有的5G專利,能夠讓運營商更為方便地使用5G網絡。于是如今的華為收獲了來自30個國家的46份5G商用合同,包括英國等歐洲市場。
華為手機也得到了來自5G專利的支持,雖然并沒有成為全球最先上市5G手機的廠商,但華為也成為了最早帶來5G通信基帶的廠商之一。MWC 2019上驚艷世界的折疊屏手機Mate X,也同樣有華為的5G基帶巴龍5000提供5G網絡支持。
或許正是因為技術的領先,才讓中國運營商在5G網絡測試中更青睞華為手機。根據中國移動近期公布的5G測試終端采購清單,華為的5G手機Mate 20X 5G和CPE產品華為CPE Pro,都成了各自品類中采購數量最大的產品。
在技術的支持和專利的保護下,華為成了少見地能展現出先進實力的廠商,在商業領域和消費者中都收獲了口碑。
授權費用,是專利存在意義之一
專利誕生的初衷,就是為了保護發明創造應有的權益,讓推動技術進步的智慧能夠收獲知識帶來的利益。所以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造中,出現關于專利的授權或是糾紛等消息,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在通信領域中,歷史積累最深厚的高通掌握了行業中其他企業所沒有的大量核心專利,這也導致它們想要進入相關領域甚至推出手機產品,都得向高通支付相關費用來獲得這些專利的使用權。
此前高通和蘋果鬧得沸沸揚揚甚至上了法庭的專利授權糾紛,就是源于相關的通信專利使用問題,最終以蘋果向高通支付45億至47億美元專利授權費并簽署相應合同結束,專利的力量可見一斑。
華為手機近年來體量越發龐大,甚至打算在2019年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的手機廠商。但此前華為和高通在專利授權上和解時,傳出的授權費僅為超過5億美元,專利授權費的數字相比蘋果低了這么多,很大一部分與華為掌握的專利有關。
目前在5G專利數量上,華為和高通處于同一級別,都掌握了大量專欄。但在4G等領域,華為因起步較晚專利數量并沒有高通數量來得多,導致需要為相關專利支付授權費。
除了支付專利授權費,廠商之間互相授權專利也是常見的行為,蘋果和華為之間也互相許可對方使用通信相關專利。只不過華為相關專利數量為769件,而蘋果為98件,恐怕蘋果還得向華為支付相應的授權費用來實現平等合作。
不只是蘋果,同為手機和通信業巨頭的三星也和華為達成了交叉許可合作,在兩家公司長達八年的40余起訴訟之后,最終達成和解。華為和三星之間達成和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各自的通信專利技術受到了對方的認可。
專利糾紛在外人看上去聲勢浩大,但對于華為來說或許也算“幸福的煩惱”。有消息稱采用高通芯片的手機廠商,往往都在采購芯片時得到了高通的授權,不會產生額外的專利費用。往往是采用自研通信芯片,以及并不使用高通產品但涉及相關技術的廠商,才會收到來自高通的專利費請求。
關于專利授權的糾紛,自古以來就有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情,但也并不是可以忽略的事情。保護專利,實際上就是在保護創造了專利的那些人類智慧的結晶,使創造不可以隨意竊取讓創造本身擁有其應有的價值。
專利應讓知識迸發光芒
在專利授權領域,還出現了這樣的一種現象:曾經創造過大量新技術,擁有多項專利的廠商在行業興起之后不再帶來新的技術,反而利用后來廠商多半會使用到專利的行為,來收取相關專利費用并獲得大量利潤。
小雷(微信:leitech)認為擁有專利只應是公司保護自身的手段,而不是生存下去的方式。單純坐擁專利依賴相關授權費用維持營業的公司,更應該被稱作“專利流氓”,遠不如使用專利并以此創造出更多技術和價值的公司來的有社會意義。
建立起完善保護機制之后,知識的力量能夠轉化為專利背后智慧的頭腦們應獲得的價值,在未來他們或許能夠代表國家和民族為整個世界貢獻更多的知識。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電商平臺現華為5G手機預售 華為:未開售,若開售將在官方渠道2019-06-14
- 華為接受英國議會質詢是什么情況?華為接受英國議會質詢原因揭秘2019-06-12
- 華為獲30國5G合同怎么回事?華為獲30國5G合同背后原因揭秘2019-06-11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1億轉發量幕后推手被端 星援App流量造假事件2019-06-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