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魏艷)6月17日22時55分,四川宜賓市長寧縣發生6.0級地震。不少四川網友表示,有關部門成功預警本次地震,并通過戶外廣播等方式向公眾發出預警提示。
什么叫地震預警?地震預警作用有多大?同濟大學結構理論研究所教授羅奇峰教授以及相關地震學專家對此進行解答。
問:什么是地震預警?
答:地震預警不是地震預測或預報。地震預警是指在地震發生以后,根據縱波和橫波之間的時間差,和地震波“賽跑”,來贏取提前預警的時間。
地震發生最初時,跑得快的是強度較小的縱波,速度約每秒7公里,而破壞性更大的橫波由于傳播速度相對較慢(約每秒4公里)則會延后數十秒到達地表。深入地下的探測儀器檢測到縱波后傳給計算機,即刻計算出震級、烈度、震源等大致信息,有關部門可以搶在橫波到達地面前10余秒通過電視和廣播發出警報。電視廣播依靠的是電磁波,它的速度比橫波速度要快得多。預警體系的有效運轉,依托于一個強大的地震監測網絡。
問:地震預警和地震預報有什么區別?
地震預報是對尚未發生、但有可能發生的地震事件事先發出通告,而地震預警則是破壞性地震已經發生、搶在嚴重災害形成之前發出警告。地震預報在全世界范圍內仍是一大難題,但地震預警是完全可行的。
問:地震預警系統的效果如何?
答:預警系統的原理決定了其提供的應急時間是有限的。在這段時間內,我們可以停止高速列車、從電梯撤離、終止或保護關鍵儀器和設備、將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等。但也不能把預警的作用一味夸大。
這也反映了預警系統的規律:越是接近震中,能提供預警的時間就越短;離震中越遠,提供的預警時間越長,但意義也隨之削弱。另外,地震預警因為求“快”,對地震大小、震源等信息的判斷不一定完全準確。因此學界至今仍對地震預警持不同意見,支持方認為它能有效避免損失,反對方則認為它需要長期的人力物力投入,效果卻有限。從長遠看,加強房屋抗震設計,是更有效的抗震自救之道。
問:如何科學開展地震預警系統的部署工作?
答:部署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個整體的社會工程,并不是簡單的技術問題,需要綜合考慮科技因素、經濟因素和社會因素。比如,該由誰發布預警信息?收到信息后,一個普通的高速列車駕駛員是否有權馬上停車,還是要先向上級匯報?預警來了,人群如何有效疏散?如果預警不準,如何避免“狼來了”的心理效應?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四川宜賓地震有沒有人員死傷嚴重嗎 宜賓地震現狀如何?2018-12-17
- 四川宜賓地震詳情及現場圖曝光 四川宜賓地震造成什么影響2018-12-16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全球超算中國第一 新一期全球超算500強榜單出2019-06-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