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IT科技>科技前沿
      分享

      (原標題:Tencent chases Alibaba for cloud computing supremacy)

      二馬競逐中國云計算:阿里遙遙領先 騰訊奮起直追

      網易科技訊7月16日消息,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在蓬勃發展的中國云服務市場,阿里巴巴和騰訊正在展開激烈競爭。雖然目前阿里巴巴處于市場第一的地位,但騰訊正在迎頭趕上。

      以下是翻譯內容:

      2010年馬云和馬化騰在中國深圳舉行的2010年度IT領袖峰會上同臺亮相。有人問這兩位極具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巨頭,他們對尚處于萌芽階段的云計算業務有何看法。兩位馬姓大佬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二馬競逐中國云計算:阿里遙遙領先 騰訊奮起直追

      阿里巴巴的馬云稱云計算是他所創辦的電子商務集團未來的救星。他力挺云計算說,“我們自己公司對云計算是充滿信心和希望……我們覺得這些數據對我們有用,對社會更有用。”他說。而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則承認,有一天企業可能會希望在第三方服務器上運行自己的業務,但他表示,“可能你過幾百年、一千年后,到‘阿凡達’時代,那確實有可能。但現在還是過于早了。”

      他表示,現在探索這個機會還為時尚早。

      近10年后,馬化騰改變了對云計算業務的態度。騰訊決心超越已經在云計算領域取得巨大領先地位的阿里巴巴。一位騰訊高管這樣說道:“這是我們公司的目標……馬化騰明確表示,他愿意投入10年時間來實現這一目標。”

      業內人士表示,騰訊決心迎頭趕上,正通過向云計算業務投入巨額資金,來吸引更多客戶。騰訊的理解是,這些客戶將會使用騰訊的服務,并引來更多客戶。然而,阿里巴巴不會讓騰訊輕而易舉地拿走市場份額。

      二馬競逐中國云計算:阿里遙遙領先 騰訊奮起直追圖示:騰訊正在貴州建設自己最大的數據中心。

      云計算使用遠程服務器網絡來存儲、管理和處理數據,已經成為一項蓬勃發展的業務。比如,通過云計算按需接入計算能力,優酷這樣的流媒體公司就可以自如應對《長安十二時辰》上線后觀眾激增的局面。它還可以提供很多基于Web網絡的服務。

      據市場分析公司IDC預測,全球公共云服務和基礎設施支出今年將達到2100億美元,而2018年則不足1700億美元。

      中國是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公共云市場。據估計,中國今年在云計算領域的開支將達到105億美元。分析人士表示,這個價值百億美元的戰場主要留給了國內競爭對手。

      目前,阿里巴巴是云計算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導者。但IDC的數據顯示,騰訊正在不斷取得進步。在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領域,騰訊去年的市場份額達到11.5%。IaaS是中國最流行的云服務形式之一。雖然騰訊目前的市場份額遠遠低于阿里云的43%,但比2016年的7.4%有所改善。

      經紀公司里昂證券(CLSA)駐香港電信和互聯網研究主管梁向奕(Elinor Leung)表示,預計兩家公司之間的市場份額差距將進一步縮小。盡管梁向奕認為,部分歸因于阿里巴巴的先發優勢,其可能會保持領先地位;但她同時表示,騰訊加強了技術突破,在游戲和視頻流媒體等領域擁有優勢。

      梁向奕表示:“我認為騰訊可以成為(阿里巴巴的)市場競爭對手。”

      二馬競逐中國云計算:阿里遙遙領先 騰訊奮起直追圖示:阿里、騰訊在中國云服務市場的占比,目前阿里云在市場份額上仍處于領先地位。

      現在騰訊和阿里巴巴的市值都接近5000億美元,它們彼此之間的競爭并不陌生。從互聯網廣告到食品外賣市場,這兩家公司在方方面面都存在競爭。投資銀行伯恩斯坦(Bernstein)的數據顯示,阿里巴巴控制著中國36%的在線廣告銷售,而騰訊控制著15%。同時,騰訊在食品外賣方面擊敗了阿里巴巴,61%的中國用戶通過騰訊支持的美團點評下單,而使用阿里巴巴旗下餓了么的用戶比例為37%。

      但云計算業務的風險要高得多。行業觀察人士表示,這些服務不僅將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收入,還將重塑中國的科技格局,因為未來的城市發展、行業進步和各種技術都將依賴云計算。

      全球咨詢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駐北京分析師Ethan Qi表示:“云計算是未來趨勢。”隨著企業在云服務提供商的幫助下更多實現業務的數字化運營,“我相信云計算將成為騰訊和阿里巴巴未來增長的關鍵驅動力,”他說。

      目前,兩家的云計算業務都在虧損。盡管阿里巴巴的云業務收入增長迅速,但僅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虧損就超過了10億元人民幣(合1.45億美元)。騰訊沒有披露其虧損情況。

      總體而言,這些科技巨頭近年來的盈利增長驚人。騰訊去年實現凈利潤787億元人民幣,高于2014年的238億元。阿里巴巴2018財年實現利潤876億元人民幣,高于四年前的242億元。

      然而,云計算是兩家公司從消費者為中心的業務擴展到面向工業客戶業務的關鍵。隨著消費者業務的增速開始放緩,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轉型。

      雖然云服務的銷售額僅占阿里巴巴營收的個位數,但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云服務業務的增長速度甚至會超過電子商務。張勇去年接受CNBC采訪時稱,“我認為云計算會成為……阿里巴巴未來的主要業務。”。

      與此同時,騰訊在去年9月份進行的組織架構重組中,將云計算列為其核心業務之一,與游戲和社交網絡并列。這家娛樂巨頭承諾要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理”。

      Ethan Qi表示,強大的云業務將使這些公司在其他領域擁有更多優勢。“阿里巴巴和騰訊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主要參與者,”他說。“云服務將給他們一個展示自己技術的機會。”

      理解這一點的一個簡單方法可以將云視為高速公路一樣的公共基礎設施,而基于云的服務就是沿途服務區。已經在騰訊高速公路上的客戶更有可能在其開設的商店購物,而不是繞道與阿里巴巴做生意。

      后來者的騰訊通過專注于自己所熟悉的領域獲得了立足點。騰訊是中國游戲領域最大的發行商。該公司表示,它已經說服75%的游戲公司使用其云服務。

      作為擁有11億活躍用戶的微信運營商,騰訊也利用了自己在社交網絡方面的優勢。至少16萬家使用微信與客戶互動的商店、餐館和其他企業也使用了騰訊的云服務。

      但要把阿里云趕下市場寶座,騰訊知道自己必須做得更好。

      上海安暢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云計算的軟件開發商,也是一家從阿里云轉向騰訊云的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安暢網絡高管表示,“騰訊向我們的業務上投資了1億元。”

      盡管騰訊的云技術并沒有超過阿里云,但這位高管表示,“我的老板渴望得到這筆投資。”因此安暢網絡放棄了阿里云,為騰訊云服務帶來了2000多家使用其軟件的公司。

      這筆交易也給了安暢網絡推動騰訊云服務的動力:該公司每年將幫助騰訊促成價值1億元人民幣的交易,否則就要支付罰款。“騰訊已經招募了很多像我們這樣的商業合作伙伴,”這位高管表示。“這就是它能夠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的原因。”

      分析人士表示,盡管阿里巴巴遙遙領先,但中國云服務市場的很大一部分仍有待競爭。

      IDC高級研究經理Rachel Liu表示,阿里巴巴的零售業務和騰訊的娛樂業務是各自云服務的“舒適區”。但在與制造商和其他客戶打交道時,這兩家競爭對手站在“相同的起點”上。“它們在這些領域的成功將取決于自己能以多快的速度建立一個生態系統,以及它們的生態系統有多大吸引力。”

      今年5月,騰訊在中國昆明舉辦了首屆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會上一位騰訊工程師向參觀者展示了一系列智能鎖、室內濕度監控器和其他聯網設備。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騰訊云平臺上的,開發者無需為此支付一分錢。

      “我們希望為所有‘物聯網’設備制造商提供解決方案,”這位工程師解釋道。按照他的邏輯,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騰訊的免費平臺開發自己的軟件,但沉迷于這種便利性的公司將會提出更高的服務需求。反過來,這將讓騰訊有機會針對服務收取相應費用。

      此外,一旦大量設備制造商加入該平臺,服務于物聯網行業的軟件開發商也將效仿,騰訊將能夠從每筆軟件銷售中分得一杯羹。

      為了實現這一切,這位工程師表示,騰訊正在迅速擴張自己的開發團隊,今年頭5個月至少招聘了20至30名新員工。

      盡管騰訊做出了努力,但另一位行業分析師表示,阿里巴巴在爭取物聯網設備制造商方面仍處于更有利的地位,至少目前來看是如此。這位匿名人士表示,多年來阿里巴巴在云計算領域積累了“強大的專業知識”,并為未來戰斗做好了準備。

      自2009年推出云業務以來,阿里巴巴已在該領域打造了逾1萬名員工的團隊。相比之下,騰訊只有大約4000人從事云服務相關工作。

      不過,騰訊負責云業務的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依舊很有信心。雖然他也承認騰訊的云計算業務一直在虧損,但在5月份的大會上對記者表示,騰訊會投入更多資金。“我們看到市場對云計算和基礎設施的巨大需求,” 湯道生說。“我們增加了對云業務以及與此領域相關的所有其他方面投資……我們將繼續這樣做。”(辰辰)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情聚八閩,共啟新程!福建省姓氏源流研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看| 亚洲精品日韩专区silk|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一级毛片免观看| 亚洲娇小性xxxx|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小说图区综合在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人配人种jizz|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狠狠入ady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