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現代密碼之父的惠特菲爾德·迪菲,日前在2019重慶全球科學家高峰會的主題論壇上語驚四座:“更遠的未來,不需要加密了。”
惠特菲爾德·迪菲稱,密碼學將有三大機會。“一是同態加密,也就是可以在云端進行加密,而這個云卻不知道數據已加密;二是區塊鏈,主要推動力就是比特幣,比特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需要巨大的工作量;三是新的公共密鑰技術。”
當然,對于更遠的未來,惠特菲爾德·迪菲認為,“不需要加密了,因為加密是人們需要一定程度的獨立性,如果人類自主性不斷下降的話,可能不到100年,人類就沒有足夠的充足性或者獨立性來支持加密。”
惠特菲爾德·迪菲,2015年圖靈獎獲得者,現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主要學術成就:創建史上第一個密鑰交換機制——Diffie-Hellman,開創了密鑰加密算法和數字簽名機制的先河。
迪菲的觀點是建立在“人類自主性不斷下降”的基礎上的,如果人類自主性沒有下降反而加強,那未來對密碼的需求更大。所以未來社會是否需要加密是一件有待研究的事情。
人物檔案:
惠特菲爾德·迪菲,2015年圖靈獎獲得者,現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主要學術成就:創建史上第一個密鑰交換機制——Diffie-Hellman,開創了密鑰加密算法和數字簽名機制的先河。
被稱為現代密碼之父的惠特菲爾德·迪菲,在2019重慶全球科學家高峰會的主題論壇上語驚四座:“更遠的未來,不需要加密了。”
父親是歷史學家,母親是學者和作家,惠特菲爾德·迪菲是怎么走上“密碼”研究之路的呢?他對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講述了這一過程。
小學老師
開啟了他的密碼學研究之路
惠特菲爾德·迪菲是怎樣開啟了他的密碼學研究之路呢?他說,這得歸功于他的一位老師,“我那時候十歲,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當時有個老師叫瑪麗·柯林斯,她花了一天半的時間給我們介紹了一些關于密碼的知識,我就覺得很感興趣。”老師播下的這粒種子,在父母的灌溉下,茁壯成長。
“因為我父親有城市大學圖書館的借書證,他給我借了各種各樣的書,有的是兒童書籍,但我對講密碼的書最感興趣。后來我上了中學、去了麻省理工學院以及后來工作,也時不時接觸到一些關于密碼學的知識。”對于神秘的密碼學,在惠特菲爾德·迪菲看來,“只是聽起來很難,實際上密碼學就是一種轉換,是用數學的方式,把簡單的純文本信息轉換成無法理解的或者很難解密的信息,用密碼來保護信息。”
就此開啟密碼學研究的惠特菲爾德·迪菲,在1976年和馬丁·赫爾曼出版了《密碼學新方向》,奠定了今天公共密碼交換系統的基礎,被廣泛應用于當前網絡通信。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現代密碼之父是誰?現代密碼之父說了什么 現代密碼之父貢獻簡介2019-08-28
- 現代密碼之父是誰?現代密碼之父迪菲個人資料他有什么貢獻?2019-08-28
- 現代密碼之父說了什么 為何更遠的未來就不需要加密了2019-08-27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CETV4課堂怎么回看直播 CETV4課堂直播回看教2020-0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