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在NASA官網發了一篇論文,宣稱實現了量子霸權。但論文很快被撤回,谷歌及NASA均未有回應。媒體透露,谷歌消息人士稱,論文被撤回是因為該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議。
不過在知乎上,已經有人這樣冷嘲熱諷了:
本質上,谷歌是為USA的宣傳系統服務的,也是為拉住股價的需求服務的,華為確實要學一個,一口氣把代碼都拿出來,這種太趕了,做立刻就有用的東西,還要商業競爭力,這種太難了。還是發論文快,發不經過同行評審的論文更快,撤掉論文還能搞個大新聞,這種宣傳更是一本萬利。華為雖然有川總加持,但宣傳上還可以加油(狗頭)。
媒體稱,谷歌實現了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什么是量子霸權,定義首先就有爭議。
IBM就說,量子霸權這個詞他們并不用,也不在意。他們在意“量子優勢?(Quantum Advantage) ”概念,要在一個真實應用場景 (比如金融、AI、密碼學) ,量子計算機能做出比任何經典計算機要明顯優秀的工作。
大多數業內人士都相信,量子計算機不能代替傳統計算機,最多只能在特定場景下作為特定問題的加速器。
量子計算機可能改變的領域,密碼學、化學等等,谷歌這個工作,和這些實際應用毫無關系。
谷歌只是做了一個53量子比特的超導量子線路,在上面運行了隨機量子線路采樣這個任務。這種任務,并沒有實際問題對應。
這個任務是鑒定一個隨機數生成器,是不是真的隨機。隨機,又是大有爭議的事情,隨機的標準怎么定義?
這個“量子計算機”(超導量子處理器)可以在這個任務上的表現超過目前世界第一超算Summit的表現,并且是極大的超過(運行時間200秒對比10000年)。這里又有爭議了,如何證明,超算Summit無論用怎樣的算法(包括人類還沒想到的)在這個任務上都比不過量子計算?既然按照現有算法,超算Summit都要算10000年,如何證明谷歌的結果正確?
事實上,這次量子線路采樣任務保真度只有0.2%,結果并不可靠。
假如谷歌實現了理想中的實用通用量子計算機,錯誤率低、比特數大,在許多實用算法任務上能超越經典計算機,那么搞個大新聞,和阿爾法狗一樣,大家都會認的?,F在這種,你當然可以說是“里程碑”,但有人不care,你也別不服氣,更別和華為比。
華為的PPT確實立了Flag,但華為第一是不得已(誰遇到這種被頭號強國針對的事情,都需要時間),第二Flag還沒倒(可以推遲,因為時間沒有說死啊)。
2018年7月,谷歌宣布與NASA合作,要在72個量子比特的Bristlecone芯片上實現量子霸權,在NASA最強超算Pleiades上仿真,比較結果,約定是12個月,到今年7月。
現在,谷歌量子計算領頭人Martinis,覺得72個比特的太難操控,實現不了隨機量子線路采樣這種復雜任務。原因還是保真度太低(如果出錯率太高,出錯了再去糾錯,只會造成更多的錯誤,存在一個閾值)。這次谷歌是在53個量子比特的Sycamore芯片上做的任務,如果不能保持錯誤率又擴大量子比特數,那么量子計算機依然在夢里。
也就是說,即使所有的爭議都擱置,只按谷歌約定的游戲規則,即便谷歌論文通過同行評審,又在NASA上發出來,原先立的Flag也沒有站住啊。(還要我加多少個讓步)
知乎上有高贊回答說,把谷歌這個宣傳看成和貿易戰有關是反智陰謀論。我一直很反對陰謀論,我也相信谷歌的科學家團隊與貿易戰無關,但包括美國民主黨的總統參選人楊安澤 (Andrew Yang)做的表態(扯到密碼破解上,前文已經說明,密碼破解與谷歌這個工作無關),要說對這個結果的宣傳與政治無關,恐怕也太年輕。美國的專家將其喻為萊特兄弟在小鷹鎮成功首飛,透露的宣傳含義不言而喻。
當然,也許有人會問,即使加上如此多的讓步,為啥中國做不出這樣的工作?
一句話,美國燒錢更厲害,中國暫時燒不過。要讓量子計算機保持超導狀態,稀釋制冷機還有能源消耗都很燒錢,同時這也說明,當下這種技術根本沒有實用價值,僅僅是燒錢的科研玩具。但中國也取得了很多進展,只是沒有拿這類奪人眼球的文字噱頭來宣傳。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谷歌實現量子霸權什么情況 什么是量子計算機運算能力有多強2019-10-25
- 谷歌宣布實現量子霸權 200秒完成經典計算機1萬年的任務2019-10-25
- 谷歌實現量子霸權怎么回事? 什么是量子霸權 IBM公開質疑2019-10-25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CETV4課堂怎么回看直播 CETV4課堂直播回看教2020-0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