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智能手機芯片領域遭到了重大失敗,但是美國英特爾公司迄今仍然是個人電腦處理器的主導性廠商,但是英特爾遭遇了嚴重的產能不足問題。
據外媒最新消息,11月20日,英特爾寫信給電腦廠商客戶,為公司電腦處理器產品的持續短缺道歉,表示處理器短缺正在給全球個人電腦制造商帶來“重大挑戰”。
據國外媒體報道,這家芯片制造商重申了一個月前發布的財務展望,但承認仍然難以按時交付客戶訂購的處理器。英特爾還暗示了出現了新的芯片制造問題。
英特爾營銷副總裁米歇爾·約翰斯頓·霍爾特豪斯在英特爾網站上發布的一封客戶公開信中寫道:“我要對最近電腦處理器發貨延遲對您的業務造成的影響表示誠摯道歉,并對您的持續合作表示感謝。”
霍爾特豪斯說,英特爾今年秋天遭遇了半導體“生產變化”,這加劇了電腦芯片短缺。
英特爾正處于從目前的14納米一代向新型10納米芯片的艱難過渡之中。這些新芯片出現了持續的生產工藝缺陷,這使得它們的大規模生產推遲了數年。
所謂的14納米或10納米,指的是半導體或芯片的線寬,線寬越窄,單位面積芯片可以整合的晶體管數量就越多,芯片的處理性能更加強大、耗電量更低。更小的線寬是半導體廠商競爭的重要陣地。
今年,英特爾開始在美國俄勒岡和以色列的工廠生產新的10納米處理器,這限制了生產當前市場主流的14納米芯片的可用生產線。
霍爾特豪斯周三告訴客戶,出人意料的強勁個人電腦銷售超過了英特爾的芯片生產能力。
該公司還表示,將利用半導體代工廠在自有工廠之外生產更多芯片。
在最初預測今年銷售額會下降后,英特爾現在預計公司銷售額會適度增加,達到710億美元左右。
如果說英特爾的電腦廠商客戶對芯片交付延遲感到沮喪,該公司的股東似乎不會太擔心。英特爾股票周三收于57.90美元,接近該公司互聯網泡沫以來的最高點。周三美國股市收盤后,英特爾發布了霍爾特豪斯的公開信,但是英特爾股價在盤后交易中變化不大。
英特爾在10月份表示,要到明年某個時候才會解決芯片供應短缺問題。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特爾已經在俄勒岡、愛爾蘭和以色列啟動了幾十億美元規模的產能擴建計劃,新的生產線將使用一種稱為極紫外光刻的生產工藝。
上述的產能擴張計劃將使未來7納米芯片的大規模生產成為可能,但新生產線的建設至少要幾年才能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年前,在自家芯片生產訂單不足的情況下,英特爾曾經開拓半導體代工業務,即幫助外部廠商生產芯片,但是這一業務并未獲得成功,英特爾重新聚焦了本公司自有芯片的制造。
全球半導體市場已經形成了芯片代工廠+設計公司的業務模式,成千上萬的新創芯片設計公司可以輕資產運營,他們只需要把設計方案提交給代工廠,支付代工費就能拿到最終可以銷售給客戶的芯片。
中國臺灣的臺積電發明了芯片代工模式,目前是占據一半市場份額的代工巨頭。韓國三星電子也對外提供芯片代工服務,過去經常幫助蘋果公司制造用于智能手機的A系列處理器。
去年,中國臺灣媒體曾報道,英特爾公司出現產能不足,已經委托臺積電制造電腦處理器。最新的英特爾CPU委托代工計劃是否仍然交給臺積電,尚無法證實。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CETV4課堂怎么回看直播 CETV4課堂直播回看教2020-0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