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dailymail視頻截圖)
將機器人縮小到微型尺寸,再將它們注入人體用來捕獲體內病毒,從而達到治愈疾病的效果,這樣的名場面曾在1966年上映的科幻電影《神奇的旅程》中上演過。在影片中,幾位美國醫生將潛水艇縮小到比紅細胞還小的尺寸,并通過血管把它送入大腦,來清除堵塞大腦的血塊,最后成功拯救了一名科學家的生命。
但這樣的故事如今已經在現實世界中發生了,并且這類微型機器人已經進化至2.0版本。
最近,來自佛蒙特大學和塔夫茨大學的科學家利用非洲爪蛙的干細胞,創造出史上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它們可以用來摧毀癌細胞或清除海洋中的塑料微粒。
微型機器人確實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早在2017年,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就主導研發了一種可以在人的血管中游泳的微型機器人,它們可以穿過粘稠的血液,進行靶向藥物治療;2019年,麻省理工學院的華人教授團隊也開發了一種線狀機器人,可以穿過人體復雜的腦血管,治療動脈瘤和中風等疾病。
但這類微型機器人通常是由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屬于無生命體,而美國研究人研發的這種微型“活體機器人”是從非洲爪蛙的胚胎干細胞孵化出來的,可以看作是一種全新的生命形式。研究人員稱,這種生命形式以往地球上從未出現過。
而這背后素有“萬能細胞”之稱的干細胞的功不可沒。干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它具有變成人體中任何一種細胞的潛能。正是有這技能,干細胞理論上可以用來再生、替代或者修復人體的一些病變的細胞和組織。
也正是從中受到啟發,美國科學家創造出了這種“活體機器人”。
這些機器人只有1毫米寬,由胚胎能量儲存提供驅動力,可以通過編程執行一系列任務,包括將藥物直接送到身體的某個部位、摧毀癌細胞、或者清除人體動脈斑塊等等。
受損甚至被撕裂的“活機器人”能自愈傷口,一旦完成任務后就會自我瓦解,就像自然生物死亡時會腐爛一樣。與其他其他種類的微型機器人相比,這是一大進步。
但佛蒙特大學研究團隊的一位博士生坦言,這項工作可能會引發道德問題,特別是考慮到未來的“活體器人”可能具有神經系統,并具有認知能力,進而變得更加活躍,但他們不太擔心會對人類構成威脅。
該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參考資料: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7882293/Tiny-living-robots-FROG-embryos-used-destroy-cancer-cells.html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具體什么情況 活體機器人長啥樣?有啥作用?2020-01-16
- 韓國推出預防癡呆癥的機器人 激活老年人記憶力2020-01-07
- “請”機器人來端盤子 迎賓送餐能說會唱2019-11-22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CETV4課堂怎么回看直播 CETV4課堂直播回看教2020-0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