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恐龍,想必不少人腦中涌現的是《侏羅紀公園》中那些龐然大物。
顛覆常識的是,中美科學家聯合研究發現,對緬甸北部的一塊琥珀化石鑒定顯示,新找出一種蜂鳥大小的恐龍。
蜂鳥是現存最小的鳥類,大多重量在2~6克,體長6~12厘米。
據悉,化石距今約9900萬年歷史,罕見保存了顱骨,從而為其新中生代恐龍物種身份提供線索。科學家稱,小型動物由于比較脆弱,保存化石不易,此次發現為古生物研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支撐。
回到化石本身,“恐龍”命名寬婭眼齒鳥(Oculudentavis khaungraae),喙后長度僅7.1毫米。
文章描述,眼齒鳥顱骨上可見一巨大的眼窩,類似蜥蜴的眼睛。眼窩開口窄,只有少量光可進入,這表明適應白天活動。其上下頜有大量利齒,作者估計下頜每側各有29-30顆,可能以小型節肢動物或無脊椎動物為食,這一點和現代體型相似的鳥類不同,后者沒有牙齒,以花蜜為食。
這項研究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邢立達、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外籍研究員鄒晶梅(Jingmai K. O'Connor)、美國洛杉磯自然史博物館博士拉爾斯·施米茨(Lars Schmitz)等學者共同完成,相關論文發表于知名學術期刊《自然》上。
責任編輯:楊林宇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互聯網帶貨,容得下李佳琦,也容得下許知遠2020-03-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