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事實證明,人們在太空中生活一段時間就會改變大腦,可能需要不停地旋轉身體才能避免這種傷害。
自從人類進入太空以來,研究人員就一直在探索太空飛行如何影響人體的生理和健康,例如:美國雙胞胎宇航員的太空飛行測試,揭曉了太空生活對人體構成多種影響,甚至涉及到基因表達。
但是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太空飛行可能以奇特和不尋常的方式影響著人類大腦,這可能會損害宇航員的視力,并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從太空飛行至現今,已經數次出現宇航員太空旅行后出現視力問題。地球醫學評估報告顯示,宇航員返回地球后會出現視神經膨脹、視網膜出血、眼睛結構變化等。
科學家懷疑宇航員出現視力問題是由于太空飛行中顱內壓升高所致,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太空飛行導致宇航員顱內壓升高是由于微重力環境引起的。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對11位宇航員(10男和1女)在太空旅行前和太空旅行返回一年后分別進行磁共振成像掃描(MRI),該技術使用磁場對人體部位進行掃描分析。磁共振圖像顯示,長時間暴露在微重力環境下,將出現大腦腫脹,圍繞大腦和脊髓的腦脊液體積增大。
這些發現支持了太空飛行會增加頭部壓力的理論,這可能與導致宇航員出現視力的問題有關。此外,暴露在微重力環境下,腦垂體被壓迫,長度和外形也發生了變化,這同樣與顱內壓力增大有關。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當宇航員返回地球一年之后,其腦垂體壓迫和顱內壓增大的現象仍然存在,這種持續影響可能是長期的,然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來評估微重力在宇航員一生中如何影響大腦,以及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差異。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致力于研究應對策略,用于減少宇航員在太空飛行中產生的對身體負面影響。
為了測試這些應對策略,研究對象被放在床上休息,他們的頭部向下傾斜,以模擬科學家認為在微重力下發生的體液流動。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人員發現視神經腫脹,并看到了太空飛行中其他物理效應。如果我們能在臥床休息的研究中預防這些影響,那么我們就有可能在微重力環境中預防大腦產生變化。
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策略之一是模擬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旋轉空間站,讓宇航員在一天某段時間內身體旋轉,模擬一種人造重力環境。另一個策略是為宇航員腿部和雙腳設計一套專業防護服,幫助他們維持體液均衡。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4月14日出版的《北美放射學會雜志》上。(葉傾城)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下列選項中蚊子更喜歡叮咬哪類人 螞蟻莊園小2020-04-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