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星巴克中國門店相繼上線相關食品
“人造肉”時代真的來了?
實習記者 楊天悅
“人造肉能和真肉一樣嗎?”
21日,星巴克推出包含5款菜品的“人造肉”午餐菜單,引發了消費者的好奇心。
就在前一天,肯德基也推出了以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豌豆蛋白為原料的植物肉雞塊。企業對市場的拉動引起消費者對于植物肉這一“新物種”的關注和質疑。
雖然業內有聲音認為植物肉將在未來兩年內成為重要的肉食替代品,但也有保守意見稱,在相關標準尚未出臺的情況下,人造肉的市場化推廣應該更加謹慎。
消費端存分歧
昨天中午,由植物蛋白構成的“人造肉”午餐菜單出現在星巴克部分門店里。植物牛肉制成的青醬意面、千層面和美式酸辣醬大卷,植物豬肉制成的沙拉和谷物碗等5種菜品,吸引不少消費者來嘗鮮。
“肉糜有點兒肉的口感,但還是能吃出豆制品的感覺,總體味道不錯,但有些小貴。”面對比同款真肉大卷貴出20元、售價達到59元的植物肉美式酸辣醬大卷,一名網友表示,買植物肉食品只是出于好奇,以后不會再吃了。
上周,國內植物肉品牌星期零也宣布與棒約翰展開合作,目前北京市民已經能吃到植物肉比薩。在餓了么平臺上,一份植物肉9寸比薩加上曲奇薯、兩聽可樂,目前價格為69.9元。
自去年下半年起,漢堡王、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品牌已經開始在美國、加拿大等地推出植物肉漢堡和炸雞。而在國內,雙塔食品、金字火腿等食品加工廠商以及珍肉、Starfield等植物肉初創品牌都已在去年推出過植物肉月餅、植物肉比薩等各種“人造肉”食品。
這些品牌的試探性嘗試也引出消費端的意見分歧。盡管有不少人將其視為“素食主義者的福音”,愿意買賬的還是寥寥無幾。“且不說大豆蛋白做的肉好不好吃,單從安全和營養的角度而言,人造植物性蛋白真的能替代肉類,提供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嗎?”一名營養師表示懷疑。
價格貴是通病
“貴”似乎是目前植物肉食品的通病——比真肉還要高的價格,成為攔住許多消費者的門檻。
也有品牌愿意通過低價來吸引客流。肯德基的植物肉產品“植培黃金雞塊”以花1.99元買5塊的預售價推廣。在消息發出一天后,其上海和平店的兌換券就已經售罄。
在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看來,植物肉在國內推廣的過程中,口味和價格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但口味調整對國內企業來說不是難事。“中國一直有植物蛋白飲食傳統,也具有加工優勢和經驗。現在許多傳統素食廠商看到了發展路徑,對他們而言,在質感和味道方面進行技術上的改良并不算太難。”
“在去年的非洲豬瘟和今年疫情全球蔓延的大環境之下,肉類市場從育種、飼養到屠宰和運輸都受到影響,市場供應價格波動明顯,人造肉在國內的發展迎來非常好的契機。”薛巖認為,當植物肉價格比普通肉類更低且口感相差無幾時,植物肉就能在中國市場大規模推廣,“這將在未來兩年內實現。”
談推廣有點早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同樣認為,雖然從理論上植物蛋白不含有膽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并且能提供更多營養,但消費者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也是植物肉推廣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課題。
“人造肉仍然屬于新興的小眾品類市場,現在談論推廣還為時尚早。”朱丹蓬表示,在資本端的極力推動下,人造肉行業處于風口期。但目前整個行業仍然在研發、標準、流程等方面存在信息不對稱的難題。
此外,對于食品產業而言,相應的安全規范和標準至關重要。“人造肉一定會成為肉制品的一個重要補充部分。但在沒有相關標準出臺的情況下,出于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人造肉的市場化節奏應該放慢一點。”朱丹蓬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已牽頭制定植物肉食品領域團體標準。
“目前上下游企業已有不下40家,也有傳統肉類食品加工領域中的廠商參與,其中有超過9成企業都參與了這項標準制定。”薛巖透露稱,該項團體標準將在兩三個月后面世,“屆時應該也會進一步刺激國內植物肉市場。”
責任編輯:肖舒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星巴克回應員工確診新冠肺炎 詳細經過內容遭扒令人膽戰心驚2020-04-20
- 人造肉正式開售:售價為國外十五分之一2019-11-25
- 必勝客人造肉披薩多少錢 由非轉基因大豆制成 像真肉一樣會“流血”2019-10-24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手機用戶人均使用App超25個:你用幾個?2020-04-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