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聯社報道,關于突破芯片“卡脖子”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周玉梅表示,目前,我國的集成電路領域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產品研發等都得到了快速推進,產業也得到了全面部署,我們的自主芯片已經在北斗衛星、超級計算機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周玉梅表示,在科技創新驅動下,“十三五”期間,我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23.4%。集成電路是一個人才、技術、資金高度密集的產業,是一個高速迭代的產業,我們跟世界先進技術還有差距,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我們希望有更多目光關注集成電路產業,希望有更多優秀學子報考集成電路專業,相信在新型舉國體制的優勢下,我們在 “卡脖子”問題上下大力氣一定會有更大突破。
IT之家此前報道,去年 8 月初,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宣布正式商用后,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北斗系統 28nm 工藝芯片已經量產,22nm 工藝芯片即將量產。
相比于目前主要采用集成方式 GPS 商用芯片,北斗芯片更傾向于依靠一顆 SoC 芯片來實現所有功能。而對于單顆芯片而言,產業化早期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高制程精度。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中國自主芯片已在北斗衛星、超級計算機等領域2021-03-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