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互聯網法院對一起退訂短信收費案進行了判決,法院認定,無特別約定的情況下,退訂短信費用應當由平臺方負擔。
據杭州互聯網法院消息,近日,劉某在A公司平臺注冊用戶,并在上述平臺進行購物。隨后,其收到一條A公司平臺發送的商業推廣短信,劉某按短信指引回復退訂后,產生了0.1元短信資費。
劉某認為,A公司平臺有義務為用戶提供自主選擇是否接受的條件,并承擔相應退訂費用,故將A公司訴至法院,并要求被告支付0.1元短信資費。
被告辯稱,原告未有直接證據證明0.1元費用系因退訂短信產生,被告不應承擔相關費用。訴訟過程中,被告向原告支付0.1元短信資費,稱系涉案短信退訂費用的補償,但其堅持辯稱被告方依法不應承擔該費用。
法院審理后認為,原告自愿成為被告平臺會員,雙方已就相關服務協議、隱私政策等規則達成合意。根據相關服務協議約定,被告有權使用原告個人信息,根據其個性化需求,以短信方式發送商業廣告,原告有權在收到商業廣告后通過短信等方式行使退訂權利,符合互聯網平臺商業運作模式的信息推送特征。
但雙方未就用戶行使退訂權利的費用承擔作出約定,在該情況下,從保護弱勢方權益的角度出發,用戶退訂短信費用應當由提供訂閱和退訂服務的平臺方負擔。
鑒于被告已實際支付0.1元費用,原告訴訟請求已得到滿足,但被告的辯解意見于法無據,法院不予支持。
《個人信息保護法》即將于11月1日正式生效,其中規定,通過自動化決策方式向個人進行信息推送、商業營銷,應當同時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向個人提供便捷的拒絕方式。
責任編輯:端焰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德國10月消費者信心先行指數環比上升2021-09-29
- 話說民法典|消費者“薅羊毛”后被取消,誰有理?2021-06-07
- 德國4月消費者信心先行指數環比顯著上升2021-03-26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泡澡時間越長越好嗎多少時間最好?螞蟻莊園102021-10-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