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日電 (記者李彤)“數字時代農產品流通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要創新發展智慧農業,提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各環節數字化水平。”在近日召開的“2022年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線上新春工作座談會”上,參會嘉賓表示,運用數字化賦能,提升產業結構,激發行業潛能,正成為新時代背景下對農產品市場的新要求。
在會議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房愛卿表示,發展數字經濟對農產品批發市場而言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是數字技術和業務深度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統籌設計,由易到難,分步實施。
房愛卿認為,數字化轉型將推動農批市場的功能向數據服務、物流服務、信用服務、應急保供等方向轉變和發展。希望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農批市場高質量發展,在引導農業生產、帶動農民增收,促進消費升級、提高生活品質,維護流通安全、實現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上半年,全國37.9%的農批市場不同程度地推進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到年底增長到了49.5%,各地農批市場已將推進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作為升級發展的方向。”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經營司副司長黨倩英表示,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農批市場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工作,積極引導農批市場實施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推動農批市場加速實施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管理。
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葛志榮表示,發展數字經濟能夠提高市場的管理和運營能力,最終提高流通效率,保證安全、順暢、優質、足量的農產品供應。他建議,要加強行業基礎數據的需求調研、分析等工作,探索形成中國特色農產品市場數字化總體方案或標準要求。希望作為朝陽產業的農產品市場能夠繼續做好保供穩價,立足和發揮暢通農產品供應鏈方面的優勢,完善農產品供需體系建設,大力推動鄉村振興,取得更大發展。
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表示,農產品行業到了必須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階段,協會將和行業一起加快數字化建設和轉型。他認為,在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一定要把握農產品市場地域化特征強等特殊性,把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需求理順,科學務實地選擇應用數字化的手段和工具,研究制訂方案,探求真正的農產品流通行業數字化發展途徑。
在會議上,多家農產品批發市場、零售市場、批發商、服務商和基地的行業代表,根據各自在供應鏈中的位置和需求,提出了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難點所在,分享了在行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觀點和實際案例。希望在數字化技術支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轉化模式,更好地服務生產者和消費者。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福建:數字化賦予新內涵 年俗有了新味道2022-02-08
- 中國電信柯瑞文:把握數字化新機遇邁向數字文明新時代2021-09-27
- 企業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舉行2020-10-14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一箭22星!創造我國一箭多星新紀錄2022-03-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