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各地疫情散發,進入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但與此同時,企業的生產還不能停,尤其是一些重大項目還要加班趕工期。如何才能防疫生產“兩手抓、兩不誤”,這是眼下很多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成都:這里的航天裝備生產雷打不動
四川成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七研究院承擔了火箭箭上電纜的生產任務。箭上電纜如同火箭身上的血管,連通著火箭的點火系統、控制系統等多個“器官”,起著信號傳輸的作用。
過去幾個月里,就在這個車間里,給長征5號、長征7號等運載火箭,提供了1.3萬根電纜、5000件變壓器以及10萬余件膠木化產品。但最近一段時間,要如期完成生產任務,挑戰變得越來越多。
為解決物流難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電纜車間主任劉懿他們專門組建了5支生產突擊小隊。哪種物料一時不能到位,突擊隊員們就想各種辦法來騰挪、調配物資。
搶回了材料,還要搶生產工藝、搶生產工期。為了保證車間里各種型號的電纜能夠如期生產出來,數字化的生產設備成為提升生產效率的法寶,比如這個電子布線屏系統,就可以使相同工序的生產效率提高近20倍。
同樣是在成都,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七研究院的另外一個車間,大家也在分秒必爭地忙碌著。這里研制的伺服機構是運載火箭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俗地說這里打造的就是火箭的“方向盤”。
這天,計量檢驗部的檢測現場傳來了一個好消息,伺服控制系統里的一個關鍵零部件——蓄壓器,內表面的加工精度取得了新的突破。
蓄壓器的表面精度影響著伺服機構的工作狀態,在這之前,使用研磨技術加工的零件合格率只能達到40%,而技術人員通過采用珩磨加工技術,使這一關鍵零部件的加工合格率大幅度提升。
今年他們需要生產的殼體數量有2000多件,并且還是不同的類型。為此,一線的技術人員不斷對柔性化的生產線進行優化。
以前,生產線每道工序加工完成后,都會產生很多金屬碎屑,大大影響生產進度。陳飛通過仔細琢磨,研制出了碎屑自動吹除裝置,使整個生產線即使無人值守,也能24小時不間斷運行。
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搭建了17條數字化生產線,同樣的生產任務,人員投入僅為原來的10%,但生產效率提升了3倍。
艱險方顯勇毅 危難體現擔當
面對當前復雜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疫情防控依然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但與此同時,為穩定供應鏈、保證訂單如期交付,堅守在生產一線的人們,正在千方百計克服各種困難。他們是風雨兼程、披星戴月的“堅守者”,每個人身上都閃爍著星星點點的“微光”。他們的能量匯聚起來,將是我們戰勝疫情、重新出發的一道強光。讓我們一起努力,迎接春暖花開。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航天,向未來!2022-02-24
- 新飛船+新火箭 中國航天邁向“四月突破”2020-04-20
- 中國航天迎鼠年開門紅:戰“疫”不停工 火箭再升空2020-02-21
- 最新科技前沿 頻道推薦
-
微軟 Edge 瀏覽器將允許在特定網站上停用擴展2022-04-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